大黄妙用_老药新用_【中医宝典】

...医林俗语有”大黄救人无功“之说,临床善用大黄者喜称其”将军“而为其正名。大黄亦称川军、绵纹,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可有形积滞,水食痰结者宜之。可清血分实热,血瘀血逆者宜之。若大肠腑气不通,则心火上炎,扰乱心主神明,而发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379.html

_《幼幼新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夹实并积痢附)茅先生小儿有积候∶面带青黄,眼微黄,上渴,肚膨呕逆,遍身潮热,通下臭秽,此候多因食物过度,伤着脾胃。所治者,先用青金丹与取下积,(方见积聚门中。)后用匀气散、(方见胃气和门中。)醒脾散、(另一方,一方见胃气和门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ouyouxinshu/343-29-2.html

专家建议:多绿色蔬菜瓜果可防止视力退化_【中医宝典】

...高达50%。那么为何同样是学生,农村近视率远远低于城市?以前医学界有人认为:由于农村视野远比城市开阔,农村学生经常望远,故其视力自然优于城市学生。但这一说法令人感到无说服力。城市孩子叶黄素摄入少近几年来,西方营养学家经深入研究终于揭开这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8472.html

大黄消石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消石解气血中之实热,黄柏苦寒主下焦,栀子虽轻浮在上,能使里热从上而下,故以为使,且轻浮则与郁结相宜也。2.《金鉴》引李彣:腹满、小便不利而赤,里病也;自汗出,表和也。里病者,湿热内甚,用栀子清上焦湿热,大黄中焦湿热,黄柏清下焦湿热,消石...

http://zhongyaofangji.com/d/daihuangxiaoshitang.html

得巧脑老_【中医宝典】

... ◆减少铝的摄入 研究发现,铝摄入过多容易诱发老年性痴呆症。在我们的食物中含铝并不多,但一些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添加含铝物质,如明矾。因此,含有明矾的食物要少,更不要长期食用。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5484.html

心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心实际是胃火。 【心】 心,实际是胃火。因胃火盛而牙龈肿痛,口臭,嘈杂、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数,可用泻心汤(大黄、黄苓、黄连)。但心火盛而迫血向上妄行,出现流鼻血,或大便秘结,小便赤涩,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苔黄,脉数,也可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308.html

红肉避免中风_【中医宝典】

...心脏病或中风机率,几乎是常人的19倍。研究也解释为何女性在更年期之前较少患心脏病,原因是月经使得女性每个月流失铁质。专家认为,少红肉可避免体内积聚过多铁质,从而减少罹患心脏病的几率。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5359.html

大黄一物汤_《医方考》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邪之并于心也。此皆实证,宜宜补,故用大黄以之,取其苦寒,无物不降,可以实。又必数日后方可与食,但得宁静,便为吉兆,可见其瘦弱减食,便以温药补之,及以饮食饱之,病必再作。戒之戒之!缓与之食,方为得体,故曰损其谷气,则病易愈。所以然...

http://qihuangzhishu.com/644/573.htm

夏秋拉肚子,看着舌头把药_【中医宝典】

...加重腹泻。 对于一些图方便的人,确实可以自己在家对症吃药,但是如何得正确呢?刘玉宁教一个小窍门——看舌头,即根据舌苔和舌质的细微变化分辨同类型的腹泻。 湿热型泄泻表现为舌苔黄腻、舌质红,同时伴有腹痛、泻下急迫等症状,大便成黄褐色、味臭,...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492.html

_《止园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例如伤寒、温病、痢疾等,皆有症。)而施以治疗,大法外用,泻药,忽速刷清其肠胃之积垢,使其通利(消炎)。中医治此症,则于泻下药中,往往加以甘寒、苦寒、清热、利小便之品,颇为灵妙。然其泻药中,只有大黄、芒硝、瓜蒌等数味,不如西药之种种泻药...

http://qihuangzhishu.com/129/25.htm

共找到436,9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