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煎剂的前处理_【中医宝典】

...古代常常是医药不分家的,医生同时也是药工,为了保证药物的质量,医生也要参与药物的加工炮制。而在煎汤前对于药物的加工是保证疗效和减少毒性的重要环节,古代医家非常重视煎剂前的处理。许多大家和综合性医著对此都有系统论述。 南朝梁陶弘景就总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35.html

中国医学通史绪论(一)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从此,中国医药学的文明史开始。 中国五千年的有文字可考医学史,由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64.html

经方研究正走向深入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誉为医圣。该书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伤寒杂病论》问世至今约1800多年,此书一直是医学界的焦点。无数医家前赴后继、终生研究,著书立说。一方面解释、注释,一方面提高、发挥,遗留众多的经方医学著作,形成一门“伤寒学”。 “经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083.html

中医文化的再认识_【中医宝典】

...标签:中医文化世界上绝没有第二种医术能跟中医相提并论的。中医几千年来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一种文化的“层次”,而且,中医文化是无比博大精深的。 我想,用“文化”这词来形容一种事物,可以说是对事物其所负载的内容的一个十分肯定。当然,我们绝不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23.html

休闲文化与养生_【中医宝典】

...自由选择和纯粹爱好所致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谢洪恩《论我国休闲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 我国古代的休闲思想与实践丰富多彩,休闲文化体现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及人文情怀、民间习俗等各个层面,当然也包括与生存、生命、...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539.html

医家传记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之”,要有节制和限度,还对疾病的机理做阐释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并针对平公的疾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28.html

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冷思考—学科形态的“移位”_【中医宝典】

...“左”的思想影响,中医药行业也不例外,虽然大家都知道中医药存在着诸多先天不足,但当中医药被贴上“文化”、“政治”标签后,又有谁还敢去指出这个“伟大宝库”存在的问题呢?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从科学学的角度发表对中医药学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346.html

古代针灸治疗图概述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古代针灸治疗文献曾有一种很科学的表现方式,即每一首针灸处方均附有该处方的取穴图,图上一一标示组成该处方的所有腧穴。 由于古代不同的针灸流派有不同的理论与经验,因此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同一个穴名可能是不同的穴;第二,不同穴名可能是同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14.html

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_【中医宝典】

...东垣深入阐发内伤脾胃病机理论的启发,创立“阴证论”。罗天益则比较全面地吸收东垣的脾胃学说,在脾胃内伤病纲目分类及其临床应用经验的认识上,进一步丰富东垣的脾胃学说。他的学说对后世医家,尤其是温补学派影响很大。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71.html

校正书局与医书大量刊行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嘉祐二年(1057)仁宗采纳枢密使韩琦的建议,设置校正医书局于编集院,集中一批著名医家,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校正工作,并命直集贤院掌禹锡、林亿校理、张洞校勘、苏颂等为校正,后又增命孙奇、高保衡、孙兆为校正。这是我国出版史上首次由政府设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16.html

共找到192,1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