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方盛衰论)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诊法虽有十度,而总不外乎阴阳也。十度,谓脉脏肉筋俞,是为五度,左右相同,各有其二,二五为十也。脉度者,如经脉、脉度等篇是也。脏度,如本藏、肠胃、平人绝谷等篇是也。肉度,如卫气...
...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 【闻诊】 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前者凭听觉了解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后者凭嗅觉分辨病人病体散发的及其排泄物的气味。作为四诊中的一个方面。...
...诊查脉象的方法。又称脉诊、诊脉、按脉、持脉。是中国最早创用的诊断技术。古代有三部九候的遍诊法,人迎、寸口、趺阳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等。后世则以寸口诊法为主,并从脉的位置、次数、性状、形势等,分为多种(前人有二十四脉、二十七脉、二十八脉、三十...
....九候无差.五音悉准.有过易窥.有偏易诊.辨三因之虚实.气色分明.察五脏之盛衰.精神平允.见微知着.固能判断吉凶.原始反终.更足周知生殒.盖观日以揣摩.亦援天而指引.由是参病情.稽诊法.指下融通.心中浃洽.脉息共形容合论.推究无穷.声音与...
...必须问诊才能得知。病人的声音、气味有什么变化必须进行闻诊。病人的神色形态有什么异常,必须进行望诊。病人的脉象和胸腹肢体有什么变化,又必须进行切诊。疾病是复杂而多变的,症候显露有真有假,故诊法有“舍症存脉”、“舍脉存症”的区分,若四诊不全,便...
...叫耳甲艇,相当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 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颈肩腰腿痛等躯体疼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如今的耳诊与传统的耳诊相比,加入了精确定位的耳穴内容。诊法也不再局限于望诊、触诊,染色诊法、生物电测定法...
...经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今察脉之精.莫过内经.内经于诊法甚详.于脉法甚约.自叔和脉经兴.而脉象繁为二十四.撰出七表八里九道之名.以为诊脉之法.莫尽于此.不知名象愈繁.诊道愈莫准.将求精而愈失之也.夫脉为胃气之本源.其阴阳精要.即相为对待...
...窃闻春夏气行于外.故汗多而溺少.秋冬气收于内.故汗少而溺多.然有饮水同.饮之时又同.而壮者溺少.老者溺多.何也.盖壮者如春夏之气.升多而降少.老者如秋冬之气.降多而升少.此其所以异也.知其异.以诊其变.则诊其变.可知其病焉.诊法维何.闭癃...
...两手肘关节(尺泽穴)下至寸口处的皮肤,称为“尺肤”。诊察尺肤,为古代切诊的内容之一,包括诊察该肌肤的润泽、粗糙、冷热等情况,结合全身症状、脉象等以测知病情。这一诊法现已少应用。 ...
...肾颐之说.是俗医所配.虽今人剃须.气色终不见于此.未可据以为诊也.人身内肺系心系肝系着脊.肾系均着脊.惟脾在胃下.不着脊.然脾膜之根仍在脊也.故脾俞穴在背.是五脏皆居于身中也.所以诊法.亦配于面之中央.而六腑.则随其脏位.以配于侧.阙上咽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