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医学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秘诀第一、二页,清光绪辛卯(1891)池阳周氏校刊本),较沉脉重按,又更甚迟脉“呼吸三至,去来极迟”,与相类的缓脉“去来亦迟”,然又“小驶于迟”相类脉揭示学者注意脉象的区别对照,以免混淆不清,否则,“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1-3.html

中医妙治黄褐斑_【中医宝典】

...苔薄、脉象弦细等症状。治疗宜以舒肝清热为要,可用丹栀逍遥散加清热泻火药物。 肝肾不足型:患者肌肤枯燥不润泽,并常有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薄、脉象弦细等症状。治疗宜以补益肝肾为要,可用六味白术散加减治。 除长期服药之外,做面部按摩或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561.html

中医崇倡“治未病”_【中医宝典】

...五脏六腑气相应。五脏六腑的功能正常与否,不仅可以通过寸口脉象反映出来,而且不同的寸关尺部位,可以反映不同脏腑的功能状况。再根据医生每个指下所给予轻、中、重三种不同的压力,可获得浮取、中取、沉取三种不同的效果,中医称为“三部九候”。 中医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96.html

诊脉传心诀_《医学传心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术】

...分出虚、实、洪、弱等十种脉象。这种以纲带目,从简到繁,先易后难的诊脉方法,使初学的人容易掌握。作者对诸脉脉象形容不够全面,间或有与历代脉学说法不尽符合处,但因作者已经申明“此言不出古人书,是我传心秘识”,故未修改。读者可参阅其它脉学,结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42/4.htm

脉象辨病_《灵素节注类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此举通体脉象阴阳虚实纲,以辨外感内伤轻重病也。夫脉流行,一如溪水,而有源流澎湃势,其阴阳升降出入理,存乎其中,故有上、下、来、去、至、止六字,教人揣摩领悟。自尺...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sujiezhuleibian/622-10-4.html

小儿推拿概述_小儿推拿_【中医宝典】

...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基础到临床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生理主要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然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自出生后一方面都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成长壮实,古人把处于这种发育迅速阶段的小儿称之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619.html

炮轰中医把脉可判断胎儿性别_【中医宝典】

...被质疑关点 “中欧中医中药大会”开幕式中方代表:“中医不但能够通过脉搏诊断妇女是否怀孕,而且能判断性别”。 质疑专家 ■原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庞宣文:“脉象来确定男胎女胎缺乏科学性”。 ■中国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朱兵:“正规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88.html

中医师必须擅长脉诊——与陈清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完全达到。”对此观点,笔者却不能认同,特与陈先生商榷。 重视脉诊的重要性 脉诊是中医诊疗特色之一,是千百年来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之一;“三个指头、一个枕头”是昔日人们对中医师擅长脉诊的描述。 “脉为医关键,医不察脉,则无以别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516.html

中医“切脉”_【中医宝典】

...系统和定义内涵,两者的病名除了少数如疟疾、痢疾等名实皆同外,在大多情况下皆非可以直接对应的同一概念。如西医的糖尿病中医叫消渴,但消渴并不仅仅指糖尿病,故欲以中医脉而准确切出西医的病名是对中医的误解。其次,切脉切的是脉搏跳动的状态,即脉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05.html

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及其原则 一、诊断学原理 二、诊断学原则 第三节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四诊 第一节 望诊 一、整体望诊 二、局部望诊 三、望舌 四、望排出物 五、望小儿指纹 第二...

http://qihuangzhishu.com/92/index.htm

共找到544,45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