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有力。主寒证,痛证及宿食。见于外感风寒、剧痛等。 (9)缓脉 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湿证,或病后复元。 (10)洪脉(附大脉) 脉形洪大,脉来如...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50.html

构成脉象的要素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与全身气血盛衰有关。 (五)脉律:脉律是指脉动周期间隔时间的规律性。在常见脉象中脉律不规则的脉有结、代、促、涩、散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59.html

中医药治疗方案规范研究思路探析_【中医宝典】

...疾病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因为将现代医学疾病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运用到中医药治疗方案规范研究中,也将有利于中医药知识的对外传递。 ■纳入症状和舌脉象体现中医基本概念 中医四诊所获得的信息,除包含舌、脉、闻诊的客观信息外,多数是依据问诊而得到的主观...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466.html

脉——欲知病脉,必先识常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任宏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 脉,又写做“脈”,小篆作脉,本义指血脉、脉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见扁鹊重视脉诊,将脉学研究到至精至微的程度。 中医诊脉就是用手指在病人手腕的脉搏处,感知病人脉象的方法。三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737.html

气色脉象合参_《望诊遵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既讲声音合参旨.当明脉象合参诊.灵枢曰.色脉形肉.不得相失.色青者其脉弦.赤者其脉钩.黄者其脉代.白者其脉毛.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脉.则病已矣.夫所谓相胜相生者.何也.脉胜色.色胜脉.谓之相...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zunjing/736-5-30.html

中医这样望闻问切_【中医宝典】

...桡动脉表浅部位触摸,以了解病情的变化。摸脉在手腕后寸口三部位置,中医叫“寸关尺”,左边分别与心、肝、肾对应,右边则与肺、脾胃、肾对应。一般常见的脉象有28种多,如浮、沉、迟、数等,不同的脉象代表不同的症状和疾病。 我们知道,人体内有一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55.html

脉象的变动与病(证)的机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系列的影响而无所作为。脉法成为专门学以后,对脉的性质的认识在深人的同时亦趋于固定。脉法就是以各脉的性质与相应的病证配合,即所谓主病,所以在分析病机中活的利用脉象的情况很少得到应用和研究发展。到明清之际才有入发表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意见和经验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7.html

什么是切诊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才呈正常脉象。若因血的化源不足导致血虚,乃是由实变虚,逐渐减少,脉能与其相应而逐渐变细,所以脉呈细弱。如果突然大量失血,脉管仍呈原状却脉无血充,遂致形如葱管,按中空,呈为芤脉。如果血滞、血瘀,脉的传导受阻,微呈挛急,即呈按犹如轻刀刮竹,...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00.html

心悸_《中医内科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术】

...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者,为虚寒象。阴盛则结,迟而无力为虚,脉象迟、结、代者,一般多属虚寒,其中结脉表示气血凝滞,代脉常为元气虚衰、脏气衰微。凡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病情重笃而脉象散乱模糊者为病危象。4.辨病情对心悸的临床辨证应结合...

http://qihuangzhishu.com/76/68.htm

中医是一门艺术_【中医宝典】

...,我以为主要强调中医术的可操作性,而“艺术”,则是突出中医的创造性与灵感罢。 一、中医是诊视艺术。中医把脉是独具特色的,历代医家把人体的脉象归纳为20多种,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有十五六种。切脉,就是根据患者的不同脉象,获得不同的病情信息。然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81.html

共找到544,4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