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五官知五脏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根据中医的“全息理论”,脸上的“五官”(口、眼、耳、鼻、舌)表现与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口是食物进入的门户,故与脾胃相关。从嘴唇的外观,即可看出一些脾胃问题。比如,嘴唇发乌,可能是脾胃虚寒;嘴唇颜色过红,...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786.html

神奇养生堂为何屡禁不止_【中医宝典】

...北京悟本堂被拆除才半年多,“神乎”大道堂(北京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又因媒体曝光而暂时停业。笔者1月2日再次来到大道堂采访发现,这里大门紧闭,但仍有咨询者前来“买药”。 “神乎”大道堂受质疑 媒体质疑北京大道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700.html

审苗窍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审苗窍为望诊内容之一。 【审苗窍】 望诊内容之一。苗窍,即表露迹象的孔窍。按照脏象学说:心的苗窍为舌,肺的苗窍为鼻,肝的苗窍为目,脾的苗窍为口唇,肾的苗窍为耳。因此,审察这些苗窍的异常变化有助于了解内脏的病变。例如:心火炽盛则舌绛;肺气将...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99.html

《小儿病原方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四卷。宋·陈文中撰。刊于1254年。卷一养子真诀及小儿变蒸,重点叙述小儿护理;卷二三纹三关及面部形色,记述儿科病的望诊;卷三-四为惊风及痘疮的证治。内容简要,并附望诊图。陈氏精通医道,于小儿科尤有高深造诣。故本书反映出作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172.htm

《小儿病原方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四卷。宋·陈文中撰。刊于1254年。卷一养子真诀及小儿变蒸,重点叙述小儿护理;卷二三纹三关及面部形色,记述儿科病的望诊;卷三-四为惊风及痘疮的证治。内容简要,并附望诊图。陈氏精通医道,于小儿科尤有高深造诣。故本书反映出作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27.htm

薛伯寿临证论医7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窥大家风范。现将随诊时薛老临证教化之语整理成文,以启后学。 问诊很重要 薛老说,中医问诊很重要。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讲究“司外揣内”,通过外在症状来判断脏腑气血的功能。外在的临床表现中有些可以通过望诊和切诊识别,但大多需要详细...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044.html

蒙医_民族中医_【中医宝典】

...蒙医常用药-沙棘 蒙医触诊 蒙医的三根 蒙医楷模占不拉道尔吉 蒙医望诊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mengyi-300-1.html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疾病诊断、症状鉴别和病案撰写等。四诊:也叫诊法,是诊察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望诊,是对患者全身或局部进行有目的观察以了解病情,测知脏腑病变。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以辨别患者内在的病情,问诊...

http://qihuangzhishu.com/92/6.htm

方上_体表部位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即鼻尖两旁的鼻翼部。古人认为望诊此处可以作为诊查胃部疾病的参考。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fangshang-1516.html

共找到368,37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