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养藏_《思考中医》_中医书籍_【岐黄术】

...感受。学中医的人应该避免这个颠倒,避免这个不相应。其二,调情志。冬三月的情志应该是“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这里的志有两层意思:一是讲心志,就是心的志向,《康熙》云:心谓志;二是讲我们平常说的情绪,《左传》里面将喜怒哀乐...

http://qihuangzhishu.com/145/50.htm

张从正的“心理疗法”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人为万灵之长,是有着复杂的精神、思想活动的高等生物。翻开中国古代医家的医著,中医先哲们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形神”即心身间的生理病理关系,构筑起朴素的心身医学体系。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脏腑藏神”、“七情内伤”的理论和本土化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97.html

情志养生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而且对身体健康也极为不利。 自古以来,一笑归天者有,一悲丧命者有,一怒而亡者亦有。正常人都有精神变化,情怀舒畅,精神愉悦是一个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注意并且克服情志变化,保持心情平和、舒畅。 ...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633.html

说古今话养生④_【中医宝典】

...全部的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外露征象。狭义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情志养生即是通过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排除贪念,保持心态平和,使健康长寿的方法。情志,主要指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情志养生法,是指通过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排除贪念,...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083.html

最早的几项中医护理法_【中医宝典】

...,太子苏。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剂和煮,以更熨两胁下,太子起坐,更适阴阳。但服汤二旬而复故。”这是扁鹊指导学生对病人进行针刺、热敷以治疗尸厥的有文字记载的最早护理技术。 2、最早的情志护理。中医典籍中十分重视心理护理,如《灵枢·师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10.html

加强中医药应急能力建设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积极运用包括针灸、推拿、康复训练等非药物疗法 促进伤残人员的功能恢复;运用针灸、中药以及情志相胜、移情易性等中医情志调理方法,继续做好灾区民众和伤员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援助;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采取中医药方法和措施,做好肠道传染病、感冒、...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66.html

中医养生保健从何入手_【中医宝典】

...则苛疾不起”。所以,我们应根据气候变化防寒避暑,顺从四季气候特点调养身体,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目的。 二、 修身养性 中医认为,人体对客观事物有不同精神反应,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但突然、强烈或长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正常生理活动范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04.html

老年热病中医药治疗有优势_【中医宝典】

...原有认识疾病的固有模式,向着更广阔、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对热病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老年热病的发病有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因素。生理上,进入老年后,人的气血渐衰,五脏衰弱,肠胃虚弱,肾虚筋损,骨质疏松,容易受伤,感受外邪。心理上,老年人可因神衰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292.html

《内经》制怒方法初探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大量涉及“怒”的内容,成为后世医家发挥和完善中医情志理论的基础。由于怒对人体的影响以消极为主,所以研究制怒方法对于养生保健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试从《内经》原文出发探讨制怒的方法。 脏腑精气生怒 《素问·阴阳应象大》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303.html

无形主宰意念力_《三十年临证经验集》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现代医学对于健康定义,包括身心两部分。祖国岐黄学虽无专门“医学心理学”,而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作用与影响,素为医家所重视。医学典籍《内经》中已不乏精神、情志活动影响疾病论述,如《素问·举痛》:“怒则气上,喜则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shinianlinzhengjingyanji510/144-6-2.html

共找到550,30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