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思路_【中医宝典】

...差异较大的成分,需注意检测指标的选定和产地的限定;含量过低成分不宜选取;检测成分应尽可能中医用药的功能主治相近;中西药结合制剂则不仅测中药君药含量而且需测西药;复方制剂中一无法进行某些成分含量测定的,可选择适宜溶剂作浸出物测定;无法确定含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921.html

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_【中医宝典】

...科技攻关项目“中风病证候学临床诊断的研究”,现就工作中的体会以及对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以下意见。 1 建立规范化、定量化证候诊断标准是证候深入研究和多中心协作研究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的研究,探讨了一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523.html

创新模式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针对创新中药及提高中成药质量的关键技术理论问题,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展的方剂组分配伍化学特征、活性变化、时序效应分析和应用三位一体研究模式——“方剂组分活性跟踪配伍方法的建立实践”日前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565.html

重视继承 中西合璧——中药饮片炮制机理研究的思路及方法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代表炮制品主要功能主治的药效成分或成分群。即找出炮制品中中医临床功能主治基本吻合的有效、有毒成分或组分,揭示其增效、解毒的作用机理。 4.将药理研究结果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立炮制品中的主要有效成分,确定使有效成分等变化的主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520.html

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高等教育研究评价中心_【中医宝典】

...中医高等教育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个平台,中医药各高校互通有无,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医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此次,“北京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评价中心”的成立和“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研究中心”的换届必将进一步推动高等中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11.html

临床病人热能需要量问题_《临床营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正常人的热能需要要量不同,在临床上比较多注意的是其供应不足的一面。这是因为:①凡是较重的病人大致都有食欲减退、厌食的症状,以及其它许多原因,使病人不能正常经肠胃进食;②在发烧、外伤病人尤其是烧伤病人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02/7.htm

临床生化检验医师的岗位、职责作用_《临床生物化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基础的应用的临床观察和研究;⒎参加医院和社会的科研项目;⒏协助医院对职工的培训继续教育。以上职责和作用又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并形成一定制度。⒈日常为病人服务的有关行政和技术管理工作,包括生化专家帮助临床医师在每天处理病人中遇到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001/366.htm

对脉图的研究现状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脉象描记仪器所描记出的脉图,去分析图形的频率、振幅、波形等,对中医传统脉象进行客观化指标的探索和研究,以寻求传统脉学客观的规范标准。 1、脉图的定型是寸脉图传统脉象的联系或对照,因为脉象仪的工作方法是在模拟中医的切脉方法,把脉象的区别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67.html

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实验研究_《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双快试验”对于鉴别Hp变形菌的污染,提供了一项新方法。为了回答Hp究竟是胃部疾患的病原菌还是共生功生菌、机会菌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工作者、病理学家和微生物学家密切配合进行了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胃内Hp的存在胃粘膜炎症程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oumenluoganjunyanjiu/962-32-15.html

格表式中医护理记录临床效果_【中医宝典】

...心身健康、医疗安全受到威胁。我院护理部经临床调研,根据传统护理记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护理记录的客观性、完整性、科学性,方便临床护理工作,减轻护士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 我院 依照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护理记录规范,对护理记录的要求,自行设计...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61.html

共找到514,46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