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脉辩_【中医宝典】

...记载寡及后来并未成为中医诊脉的主式来看,牵线搭脉更多则是个别医师在特定情势下的特殊取巧之为,故其在学术抑或实践上都无多少实际意义存在。 有人说,好中医应该切脉知病而无需病家开口。窃以为此说不正确。这是因为:首先,中西医有着各自不同的病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06.html

五味养生妙方_方剂知识_【中医宝典】

...,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功效。以酸味为主的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甜 中医认为甜入脾。食甜可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 但糖尿病、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等患者宜少食。 苦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716.html

治病当祛邪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口腔溃疡多认为是心火盛所致,常用导赤散治疗,而口腔溃疡反复发生时多认为是阴虚火旺所致,常用滋阴、引火归元的方法治疗。这种治疗方法肯定在某些时候是有效的,如果无效就不会流传至今。而笔者总认为这种治疗方法不尽如意,当读了火神的一些有关书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01.html

中西医之争与中国文化_【中医宝典】

...占据有利地位。西化自认为的有力武器是: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最大的误区是: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医,评判是非。 中国古代称之为格致的,相当于近代的科学称谓。科学一词是19世纪末进入中国的,梁启超在变法通仪一文里首次借用。什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43.html

皇甫谧与黄帝三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吃,可是叔母严肃地对他说:《孝经》云:‘三牲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接着感叹道: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于我何有!叔母伤心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4.html

回归经典中医继承方式的悲哀_【中医宝典】

...,更不是后人不管有什么新理论、新学说、新技术统统都翻不出经典这只手掌。如果经典真的达到了意欲有,必皆有;世有所出,必有其物的境界,中医发扬二字又该从何谈起呢? 经典并不神奇,踢开经典搞临床的忤逆大有人在。《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39.html

读书入径的方法——探索名老中医读书之路(二)_【中医宝典】

...□ 刘更生 颜纯淳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 读中医书,通常要讲究次序。通过分析《名老中医之路》医家的读书经验,可知学习中医读书的入径主要有二,一是由浅入深,一是由深而浅。 由浅入深,即从流溯源,就是先读一些浅显易懂的书,然后再读经典...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38.html

中医药的疗效说服了我_【中医宝典】

...告诉这位患者,你得的病中医阴虚挟痰,可能是输液过度使用激素戕伐肺肾阴所致。我开金水六君煎,嘱咐说:你服完第三剂药后喉咸、痰咸等症状消失,咳嗽也能因之减轻,五剂后病就能好大半,再来开三剂就痊愈了。数天后,患者痊愈。 本文在谋篇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730.html

理想的解释_理想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西方一种艺术流派 idealist school 虽理想作。——蔡元培《图画》...

http://hanwen360.com/c/311839.html

辨证辨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都非常熟悉的消渴病,阴虚燥热是其公认的基本病机和证候特点。虽然有上消、中消、下消分,但基本治疗的法则就是滋阴、清热、润燥。现在,不少人把糖尿病和消渴等同起来,而无论是临床表现特征还是病机特点,糖尿病都不等同于消渴。例如有一部分2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361.html

共找到649,2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