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诊两部分。在脉诊发展过程中,诊脉部位有三种: 1.遍诊法: 头、手、足三部,每一部各有天、人、地三候,合为三部九候。因为应用不便,后世不多用。 2.三部诊法: 即颈部以人迎,双上肢的寸口和双足背的趺阳三脉,分候胃气与十二经之气。亦有加诊...
...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小儿科诊病注重辨形色、审苗窍。后世医家有一指总候三部的方法,是诊小儿脉的主要方法。 诊小儿脉与诊成人脉有所不同。小儿寸口部位狭小,难以区分寸、关、尺三部,再则小儿就诊时容易惊哭,惊则气乱,气乱则脉...
...之上,即关脉也。左外者,左关之前半部也;内者,后半部也。肝亦附近于背,故外以候肝,内以候膈,膈者,中焦之膈膜,胆腑俱在其中矣。右关之前,所以候胃,关后所以候脾,脾胃皆在中州,胃为阳,脾为阴,故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也。本篇止言五脏,而不及他腑,...
...气相得者生,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目内陷者死。脱肉身不去者死,真脏脉见者死。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
...除,三虫伏尸皆去,面体光泽也。三、蛔虫候蛔虫者,是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或因腑脏虚弱而动,或因食甘肥而动。其发动则腹中痛,发作肿聚,去来上下,痛有休息,亦攻心痛。口喜吐涎及吐清水,贯伤心者则死。诊其脉,腹中痛,其脉法当沉弱而...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0.9g,一日2次;三岁以下小儿酌减。【贮藏】密闭,防潮。【摘录】《中国药典》▼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中国药典》一部:九味石灰华散【处方】石灰华100g,红花80g,牛黄4g,红景天80g,榜嘎100g...
...九虫者,一曰伏虫,长四分;二曰蛔虫,长一尺;三曰白虫,长一寸;四曰肉虫,状如烂杏;五曰肺虫,状如蚕;六曰胃虫,状如虾蟆;七曰弱虫,状如瓜瓣;八曰赤虫,状如生肉;九曰蛲虫,至细微,形如菜虫。伏虫,群虫之主也。蛔虫,贯心则杀人。白虫相生,子...
...烦痛,短气,四肢厥逆,呕吐;体如被打,发斑,此皆其候。重过三日则难治。阳毒者,面目赤,或便脓血;阴毒者,面目青而体冷。若发赤斑,十生一死;若发黑斑,十死一生。阳毒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喉咽痛,清便脓血,七日不治,五日可治,九日死,十一日亦...
...指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合称“九脏”(见《素问·三部九候论》)。...
...《㐺部》 5210、㐺部:㐺:众立也。从三人。凡乑之属皆从乑。读若钦崟。 5211、㐺部:众:多也。从乑、目,衆意。 5212、㐺部:聚:会也。从乑取声。邑落云聚。 5213、㐺部:臮:众词与也。从乑自声。《虞书》曰:“臮咎繇。”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