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史通》以清代浦起尤的《史通通释》为底本,《文史通义》以民国时期叶玻先生的《文史通义校注》为底本。 二、底本之外,分别又据《史通通释》(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史通笺记》(中华书局1980年版)等与《文史通义》(古籍出版社...
...1、《我和<语丝>的始终》原文-出自《三闲集》 2、《在钟楼上》原文-出自《三闲集》 3、《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原文-出自《三闲集》 4、《怎么写》原文-出自《三闲集》 5、《文艺与革命》原文-出自《三闲集》 6、《叶永蓁作<小小十年>...
...书籍,称作“经”,如儒家的“六经”、老子的“道德经”,以及进行启蒙教育的“三字经”等等。至于“内”,则是与“外”的相对之称,古时也有《黄帝外经》的记载,只是后来佚亡了。这和《韩诗外传》、《韩诗内传》、《庄子》的“内篇”、“外篇”等命名的意义是...
...1、邓张宗杨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2、蒋琬费祎姜维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3、黄李吕马王张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4、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原文)-出自《三国志》蜀书 5、霍王向张杨费传(原文)-出自《三国志》...
...,庄子用其无端崖之词以自喻也。注谓小大虽殊,逍遥一也,似失庄子之恉。◎又案文选潘安仁秋兴赋注引司马彪云:言逍遥无为者能游大道也。释文阙。《夫小大》音符。《之场》直良反。《事称》尺证反。《各当》丁浪反。《其分》符问反。 【校】(一)依通志堂本...
...1、《论“旧形式的采用”》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2、《脸谱臆测》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3、《且介亭杂文》附记 4、《连环图画琐谈》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5、《中国语文的新生》原文-出自《且介亭杂文》 6、《寄<戏>周刊编者信》...
...風水術(堪輿學)深入中國人的生活已有數千年,幾乎與中國文明同步發展。風水術實際結合了中國人的環境、天文等自然的認知,與人倫、風俗等文化涵養而形成。隨著時空的遷移,風水術雖然有變遷,但百變不離其宗《葬書》便是千百年來被奉為圭臬的經典之作。 ...
...末尾。敕,旧时上对下的命令词。 〔10〕“死生有命”孔丘弟子子夏的话,见《论语·颜渊》。 〔11〕庄周做梦变了蝴蝶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
...史籍,疑误后学,不其甚邪!必如是,则马卿游梁,枚乘谮其好色;曹植至洛,宓妃睹于岩畔。撰汉、旧脱“汉”字,黄本补。魏史者,亦宜编为实录矣。 秘康撰《高士传》,取《庄子》、《楚辞》二渔父事,合成一篇,夫以园吏之寓言,骚人之假说,而定为实录,斯已谬...
...藩的集释和王先谦的集解。集解后出,却很简略。 郭庆藩的集释收录了郭象注、成玄英疏和陆德明音义三书的全文,摘引了清代汉学家如王念孙、俞樾等人的训诂考证,卢文弨的校勘,并附有郭嵩焘和他自己的意见。本书虽然没有广泛地采集宋明以来阐释庄子思想的各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