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草不黄》原文-出自《小雅》之《都人士之什》 2、《苕之华》原文-出自《小雅》之《都人士之什》 3、《渐渐之石》原文-出自《小雅》之《都人士之什》 4、《瓠叶》原文-出自《小雅》之《都人士之什》 5、《绵蛮》原文-出自《小雅》之《都...
...的“杞忧”,他的“杂文”也许独不会“非特丝毫无需要之处,反且是一种恶劣的倾向”。 【注解】 〔1〕 本篇最初南四号“文学论坛”栏,署名直。 〔2〕 “中国为什么没有伟大的文学产生” 一九三四年三月郑伯奇在《春光》月刊创刊号发表《伟大的作品底...
...210二心集304南腔北调集251二八,○○○○ 5.伪自由书218准风月谈265集外集160二四,○○○○ 6.花边文学且介居杂文二集说林偶得 7.中国小说史略372古小说钩沉上 8.古小说钩沉下 9.唐宋传奇集400小说旧闻钞160二二...
...记,时间在一九○二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秋冬之际。他在一九○九年(宣统元年)归国后曾因没有辫子而吃过许多苦。参看《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和《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5〕袁世凯参看本卷第219页注〔2〕。一九一二年...
...合众书店《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且介亭杂文》(杂文集)...
...不分是胡适等人的看法,胡适在一九二八年出版的《白话文学史》第一篇第一章中说:“我们研究古代文字,可以推知当战国的时候,中国的文体已不能与语体一致了。”按他的意思,战国以前文体与语体是合一的。鲁迅对此一向有不同看法,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四段论述《连珠》这种形式的作家作品及其写作特点。第五段讲上述三种以外的种种杂文名目,说明这些将分别在有关文体中论述。 刘勰认为这些杂文是“文章之枝派”,不属于文章的正体,写这种东西是文人从事写作之余的一种游戏。这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当然,这...
...《听言》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97、《去尤》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98、《应同》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99、《有始》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100、《不侵》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101、《诚廉》原文-出自《吕氏春秋》 102、《介立...
...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德国版画家。鲁迅于一九三六年编印过《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并为其写了《序目》(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 〔2〕 区匿培克 通译哥尼斯堡,东普鲁士的工业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划归苏联,改名加里宁格勒...
...也。从人从八,分辨之義。別作个。詳丨部个字註。 考證:〔《左傳·昭二年》晏子曰,偪介之關,暴征其私。〕 謹照原文二年改二十年。 〔《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子圉,寡君之貴介弟也。〕 謹照原文王子圉改王子圍。 〔《左傳·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辱在...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