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三日,将仕郎、守霸州文安县主簿、礼院编纂苏洵,惶恐再拜上书昭文相公执事:洵本布衣书生,才无所长,相公不察而辱收之,使与百执事之末,平居思所以仰报盛德而不获其所。今者先帝新弃万国,天子始亲政事,当海内倾耳侧目之秋,而相公实为社稷柱石...
...苏洵的抒情散文数量不多,但有很多优秀的篇章,《张益州画像记》就是其中一篇。本文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表现了他宽政爱民的思想。苏洵的散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语言犀利,话语纵横,有很强的思辩力。欧阳修称其为“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
...《史论上》: 史何为而作乎,其有忧也。何忧乎,忧小人也。何由知之,以其名知之。楚之史曰《檮杌》。檮杌,四凶之一也。君子不待褒而劝,不待贬而惩;然则史之所惩劝者独小人耳。仲尼之志大,故其忧愈大,忧愈大,故其作愈大。是以因史修经,卒之论其效者...
...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
...《喉舌备要秘旨》密钥匙(治喉闭缠喉风,痰涎壅塞盛者,水浆难)焰硝(一两五钱) 硼砂(五钱) 脑子(一字) 僵蚕(一钱) 雄黄(二钱)各另为末和匀,以竹管吹患处,痰涎即出,如痰虽出,咽喉仍不消,急针患处,去恶血。《外科理例》密钥匙治喉闭。缠...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三苏...
...舟师,逐日操练,以振军威。并加派弁兵协防排练,添雇水勇,装配火船,以备随时调遣。不料那义律藐视我国,竟敢擅启兵戎,就英商货船中,挑出两只新到的最大夷船,及趸船数只,一并凑集炮械,改作兵船。更有自该国开来的武惹几号兵船一只,炮械较多,寄泊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