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书。三卷。清·何书田撰,撰年不详。何氏擅治内科杂症,本书论述中风、伤风、中寒、暑病等共56种病证(包括耳、鼻、口、齿病)的病因、证治,能融会诸家学说,着重介绍个人临床心得。因此可以从多处看到作者的独到见解。书中自拟经验方颇多,并将...
...高古。道穷情性之本。学冠天人之际。又博览群言。长于着撰。尝以本草之书精明药物。事关性命。难用因循。着音义两卷。(文集)〔韩氏(保升)重广英公本草〕艺文略二十卷 佚掌禹锡曰。蜀重广英公本草。伪蜀翰林学士韩保升等与诸医士取唐本草并图经相参校。...
...方三卷。晋葛洪撰。梁陶隐居增补。本名肘后救卒方。率多易得之药。凡八十六首。陶并七首。加二十二首。共为一百一首。取佛书人有四大。一大辄有一百一病之义名之。〔杨氏(用道)附广肘后方〕八卷 存自序略曰。方之行于世者多矣。大编广集。奇药群品。自名医贵胄...
...的本草文献。较早的有汉魏之际的补注本《《名医》别录》、梁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494),后有明缪希雍撰《《神农本草》疏》(1625),清代张志聪撰《本草崇原》(1663)、徐大椿撰《《神农本草》百种录》(1736)、邹澍撰《本经疏证》...
...兼通直散骑常侍,聘陈使副。 彦卿弟淡,学识有词藻。武平初,殿中御史,迁中书舍人,待诏文林馆。隋开皇中,太子舍人、著作郎。撰《后魏书》九十二卷,甚得史体,时称其善云。 崔䴙,字长孺,清河东武城人也。父休,魏七兵尚书,赠仆射。䴙状貌伟丽,善于容止...
...清代医家。字仲楷。四川合州(今合川)人。初从老医刘道芝学,后又奋志研读家藏医书数百种,历十年苦学而外出应诊。后设堂授徒,就药学、医经、方剂、证治各编成歌括,以便习医者习诵。著述有《本草便读》一卷(1892年)、《医林辑要》(1913年)、...
...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加搜校,粗为区目。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亡是可也。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 尝谓有能观渊明之文者,驰竞...
...主编,撰有道、医论文多篇。后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会长及浙江省文史馆馆员等职。并在杭州屏风山疗养院传授静功疗法。撰有《黄庭经讲义》、《灵源大道歌注解》、《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等,由后人结集者有《中华仙学》、《道教与养生》等书,较有影响。...
...故曰鸿飞集论。〔孙氏(思邈)银海精微〕二卷 存四库全书提要曰。银海精微二卷。旧本题唐孙思邈撰。唐宋艺文志。皆不着录。思邈本传。亦不言有是书。其曰银海者。盖取目为银海之义。苏轼雪诗。有冻合玉楼寒起栗。光摇银海眩生花句。瀛奎律髓。引王安石之说。谓...
...七卷 佚〔疟论并方〕隋志一卷 佚〔杂要方〕隋志一卷 佚〔范氏(世英)千金方〕隋志三卷 佚〔徐王方〕隋志五卷 佚〔徐王八世家传效验方〕隋志十卷 佚按东海徐熙字仲融。以医着于晋宋间。奕叶相传。至之才凡六世。并其族祖叔向及嗣伯为八世。之才撰其传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