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五十三评析

...杨兴顺“‘盗夸’之人过着奢侈生活,而人民却在挨饿。按照老子的学说,这类不正常的情况是不会永远存在下去的,人类社会迟早会回复它自己最初的‘天之道’。老子警告那些自私的统治者,他们永远渴望着财货有余,这就给自己伏下极大的危机。‘祸莫大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5.html

老子·道经·十三评析

...;以目任目,不为天下视;吾之耳目静,而天下之视听不荧,惊患去已,而消于天下,是以百姓履籍而不匹倾。”(王夫之:老子) 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4.html

老子·道经·解读

...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的“道”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无独有偶,本世纪初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明的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粗俗”的描述方法。把人类的住房分析成是母亲的替代物,“子宫是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7.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又案古代道家言,往往以水喻道。管子水地篇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基也。水者,地之血脉,如筋脉之通流也。”又“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其可与老子相参证。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4.html

六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韵。谦之案鲜与神焉为韵是也。鲜人,真部,焉,元部,此为元真通韵。 右景龙碑本不分,四十七字,敦煌本河上本同,王范本四十八字,傅本四十九字。敦煌本题“治大国”,河上题“居位第六十”,王本题“六十”,范本题“治大国...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6.html

五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此复出。 谦之案罗卷“恃”误作“怅”,严本“谓”作“为”。又唐李约本无“长而不宰”句。 「音韵」此江氏韵读覆韵(幽部),有宰韵(之部)。武内义雄陈柱德韵。邓廷桢曰“有宰皆之咍部字,德...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67.html

八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言”字皆当作“者”,与下文一律者也。今按王注云“实在质也,本在朴也。”但释“信”与“美”之义,而不及“言”,以其所见本亦作“者”也。 谦之案陶之说非也。文心雕龙情采篇曰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是刘勰所见老子本作“言”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7.html

老子·德经·七十七评析

...贫富对立,阶级压迫的不合理现实,认为‘人之道’也应该像好比张弓的‘天之道’那样,‘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这是的主张,的愿望。可是,现实怎么样呢?现实是‘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校读414页...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0.html

老子·德经·八十评析

...发泄。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记,应该讲,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内容的影响。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在这一点上,老子和陶渊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3.html

老子·德经·七十二评析

...有的学者认为,“这一可以看出老子对人民压迫斗争的敌视”(老子新译)。当然,我们认为老子不希望暴乱,不管是统治者的高压暴政,也无论人民的反抗斗争都极力加以反对,这是因为暴乱将给社会造成严重灾难。那么,只要仔细加以分辨,我们就会得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5.html

共找到867,86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