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八十评析

...发泄。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记,应该讲,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内容的影响。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在这一点上,老子和陶渊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3.html

八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相闻,而足迹不接诸侯之境,车轨不结千里之外者,皆得其所。”论衡日篇“古者质朴,邻国接境,鸡犬之声相闻,终身不相往来。”皆本老子。又史记货殖传亦有“至治之极”字,碑本虽无此句,可据傅、范本与庄子、史记所引补之。 「音韵」此江氏韵读...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6.html

老子·道经·三十一评析

...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祸,这是人所共知的。任继愈认为道德经“也是反对战争的”。因为在这一里,老子“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这里显然没有主战用兵的意思。但是,老子同时又,对于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这表明老子在咒诅战争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3.html

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其证也。惟庄子山木篇“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语同此石。河上注“少私”曰“正无私也。”与经文七“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义合。以老解老,知刘虽可通,而未可据以为定论也。 「音韵」此江氏韵读倍、慈、有韵(之部,倍音痞,慈,上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5.html

老子第二十二狐狸、豹皮的吸引力_道家_【文学360】

...祸害的降临! 这时,曾经跟流亡多年的一位功臣,名叫荣枝的大夫,听了晋文公的感叹,就接着“地广而不平,财聚而不散,独非狐豹之罪乎?”这几句话是很妙的双关语,“一个国家拥有广大的土地(春秋时候,人口很少,没有开发的地方很多),君主...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9.html

老子·道经·解读

...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的“道”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无独有偶,本世纪初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明的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粗俗”的描述方法。把人类的住房分析成是母亲的替代物,“子宫是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7.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又案古代道家言,往往以水喻道。管子水地篇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基也。水者,地之血脉,如筋脉之通流也。”又“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其可与老子相参证。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4.html

老子·道经·评析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6.html

六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以道○天下,其鬼不神。’‘○’乃‘莅’之正字,知高诱所见老子本作‘○’,作‘莅’与‘莅’者非也。此与文引老子书‘盅’字,同为古文之可宝贵者。” 谦之案“○”与“莅”义同。“邪”,玉篇“力致切。诗云‘方叔邪止。’莅,临也。”“○”,...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6.html

老子第二十二刘备的淫具,齐景公的刽子手_道家_【文学360】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立刻警觉,自己如果要做一个明王圣主,又怎么可以用此残酷的方法杀人呢!所以对晏子“好了!放掉,我错了!”这又是“曲则全”的另一。 晏子当时为什么不跪下来求情“皇上!这个人做的事对君国大计没有关系,只是犯了...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7.html

共找到709,7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