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与用人之道_道家_【文学360】

...一、秀人才涌现,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标志。老子学说,为我们如何识别、发现人才,提供了十分有益借鉴。 1、要知人善任。 用人前提是知人,唯有知人,才能明智用人。老子第三十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重要,但知人要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3.html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_道家_【文学360】

...品质“道德”。老子把“道”作为宇宙第一个因素,把“德”作为宇宙第二个因素。能找到这两个因素,就等于达到了“上善”境界。达到了这样境界,就会表现出“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道德经第九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5.html

第七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章炳麟曰“死生契阔”,本又作“挈”。韩诗“契阔,约束也。”然则因时约剂暂为事○者谓之契。老子“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小◆答问)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严可均曰“故有德”,河上、王弼无“故”字。 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95.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五评析

...在本章里,老子用夸张手法这样写道把“德”蕴含在自己身心里,而且积蓄得十分深厚,就像无知无欲赤子,毒虫、猛兽、恶禽都不会去伤害,同时也不会去伤害禽兽虫豸,所以不会招引兽禽伤害。形象地婴儿生殖器勃起和大声哭喊,这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7.html

第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蒋锡昌曰此句自文谊求之,应属上章,乃“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一段文字之总结也。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唐张君相三十家老子注以“绝学无忧”一句,附“绝圣弃知”章末,以“唯之与阿”别为一,与诸本不同,当从之。后归有光、姚鼐亦以此章属上章,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6.html

老子·道经·第六解读

...性质界定或划分。因此,“道”具有不同于众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无独有偶,本世纪初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人与文明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粗俗”描述方法。把人类住房分析成是母亲替代物,“子宫是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7.html

老子·道经·第十七评析

...”。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了帝尧之世,“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五老人击壤于道,观者叹曰大哉尧之德也!老人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种生动画面,可以说是对老子“百姓皆曰我自然”最好图解。 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9.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五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写道“这一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有贯彻了‘无为’原则,才能取得成功。”这个分析是准确老子运用辩证法...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7.html

第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老子书中多存楚方音。顾炎武唐韵正卷二五支“离”,古音罗,引老子此章及第二十八。又庄子马蹄篇“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在宥篇“若彼知之,乃是离之。”始以“离”“为”二字与“知”为韵。江永古韵标准平声第二部论之曰“如‘离’字,少司命篇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6.html

老子·道经·第五评析

...这一从反对“有为”角度出发,老子仍谈论是“无为”道理。天地不仁,表明天地是一个物理、自然存在,并不具有人类般的理性和感情;万物在天地之间依照自然法则运行,并不像有神论者所想象那样,以为天地自然法则对某物有所偏爱,或对某物有所...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4.html

共找到1,101,51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