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四解读

...这样的,偏偏国君看其顺眼,男人们乐于相处,女人们甚至争着相嫁。究其缘由,就因为这些悟道天然,形显而德美,内在的道德美胜过了外在的形体丑。庄子一书中,像这样用放荡的思维和古怪的事例来阐说道理的篇章,可谓比比皆是。厉鬼西施“道通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3.html

第十二_老子道德经校释

...;卜居长、明、通协音……此东、阳通也(文声类下篇阳类)。章炳麟曰阳部转东者,如老子以盲、爽、狂、“聋”为韵(国故论衡小学略记)。 右景龙碑本四十九字,敦煌本河上、王、傅、范本均同。河上题“检欲第十二”,王本题“十二”,范本题“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8.html

第三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罗运贤曰按“泣”当为“莅”之讹。文无“莅”字,盖即“○”(本书三十二章及周官、左传、庄子并有“莅”字,文盖遗而未收,“莅”“○”古同。淮南俶真训注引老子“以莅天下”,“莅”正作“○”)。“○,临也。”“莅之”下句“处之”一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47.html

老子·德经·第五十评析

...外患就不能侵入其身,就不会走向死亡的领域。所以任继愈先生老子看来,这个世界到处埋伏着危险,生命随时受到威胁。主张处处小心,不要进入危险范围,只有无所作为,才最安全,最足以保全性命。”(老子新译老子生逢乱世,看到人生危机四伏...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2.html

第三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则不可视听食也。故云‘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旧注训‘既’为尽,昧于古训,故不能岂切也。”(此亦古义之仅存也)杨树达曰“乐与饵,谓喜饮食。乐音洛,非谓音乐。” 「音韵」此江氏韵读象、往韵(阳部),害、太韵(祭部,...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1.html

老子第十一_道家_【文学360】

...的窍妙。因此“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了解此理,才是真能懂得“利用安身”的大法则。后来到了五代,道家的神仙才于谭峭,发挥了道家学术思想的物化思想,老庄的学说合流,写了一本名著化书。其中有关物理之际,有无之间的妙用,阐发得隽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2.html

第五十五_老子道德经校释

...案老、,幽部,已,之部,此之、幽通韵。姚文田、邓廷桢同,惟“嗄”作“哑”,“已”字无韵。高本汉“螫”作“赦”,赦、搏、作据、固相间为韵,老、、已韵。顾炎武唐韵正二十二昔“螫”去声则音赦。十九铎“搏”去声则音甫,引老子,作音则...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1.html

第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并上两句“民”字删之?此非妄删,直妄增耳。但吴澄亦有所本,褚遂良贞观十五年跋之王羲之帖本,作“民心不乱”,傅、范本同,知其误已久。傅、范虽称古本,实亦为后人所改,其字句均较本为繁,此其一例耳。 圣人治 严可均曰各本句上有“是以”二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9.html

第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致虚极,守静○。 谦之案“致”字,景福本、河上本作“至”。“笃”字,景龙本、景福本、赵孟俯本均作“○”。字鉴曰“笃,‘马行顿迟,从马,竹声。’俗作○。”又室町本“极”字“笃”字下有“也”字。 谦之案老子言“虚”共五见,惟五“...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32.html

老子·道经·第六解读

...性质的界定或划分。因此,的“”具有不同于众的描述方式和认识角度。 无独有偶,本世纪初的心理学大师弗洛依德在论及文明的关系时,也使用了如此“粗俗”的描述方法。把人类的住房分析成是母亲的替代物,“子宫是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7.html

共找到771,7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