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虑其所害;乐其所乐,必顾其败。人为善者,天报以福;人为不善者,天报以祸。故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易顺鼎以所引疑系此处逸文。实则老子语盖只此三句,韩非“以成其功也”与说苑引“故曰”以上诸语,皆为后人发挥老子之旨,非其本文,...
...均无以上九字。 劳健曰:“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景龙、敦煌与道藏龙兴碑本无此二句,他本皆有之。汉书严助传淮南王安上书云:“臣闻军旅之后,必有凶年。”又云:“此老子所谓‘师之所处,荆棘生之’者也。”按其词意,“军旅”“凶年”当别属古语,非同出...
...之人所由少与!谦之案:十有三之说,自韩非子、河上公、碧虚子、叶梦得以四肢九窍为十三,已涉附会。乃又有以十恶三业为十三者,如杜广成;以五行生死之数为十三者,如范应元。其说皆穿凿不足信。苏辙谓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老子之言其九,不言其一,...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 谦之案:“冲”,傅奕本作“盅”,“盅”即“冲”之古文。说文皿部:“盅,器虚也。老子曰:‘道盅而用之。’”郭忠恕汗简(上之二)“冲”字,引古老子作○。毕沅曰:“说文解字引本书作‘盅’,诸本皆作‘冲’,淮南子亦作‘冲’,...
...古之善为士者不武, 严可均曰:“古之善为士者”,各本无“古之”。 罗振玉曰:景龙本、敦煌辛本句首均有“古之”二字。 武内义雄曰:敦、遂、景三本句首有“古之”二字,王弼本亦然。 谦之案:诸王本均无“古之”二字,惟明和刻老子王注冠以考异云:“...
...’即得长生也”。文子十守篇正作“夫唯无以生为者,即所以得长生”。疑老子古本在“贤于贵生”上本有此一句。七章“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五十九章“长生久视之道”,“长生”一语,得此而三。又此章每段三句,“是贤于贵生”与上文“是以轻死”为对句。 ...
...言者不知。”语皆本此,亦无“也”字。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严可均曰:“解其忿”,河上作“纷”,王弼作“分”。 武内义雄曰:敦、景、遂三本作“忿”,盖“纷”为“忿”之借字。 谦之案:景福、严遵、高翿亦作“忿”...
...“尚由由而进之”,注:“犹豫也。”老子十五章“犹兮若畏四邻”,与此“由其贵言”之“由”字谊同,并有思悠悠貌。故作“悠”字,义亦通。 成功事遂,百姓谓我自然。 严可均曰:“成功”,各本作“功成”。 谦之案:景福本、法京敦甲本作“成功遂事”,...
...这样的人,偏偏国君看其顺眼,男人们乐于相处,女人们甚至争着相嫁。究其缘由,就因为这些人悟道天然,形显而德美,内在的道德美胜过了外在的形体丑。《庄子》一书中,像这样用放荡的思维和古怪的事例来阐说道理的篇章,可谓比比皆是。他说厉鬼与西施“道通为...
...。”“思”“欲”并言。又文选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诗李注引老子曰:“少思寡欲。”此古本作“思”之证,即释此“少思”也。 谦之案:“私”本作“思”。唐王真论兵要义述,及强思齐本,宋陈象古本,元大德三年陕西宝鸡县磻溪宫道德经幢,“私”均作“思”,此...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