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郎一人主事三人令史十五人书令史三十人掌固四人 吏部尚书一人,正三品;(周之天官卿也。《汉旧仪》云:“尚书四人,为四曹:一曰常侍曹,二曰二千石曹,三曰民曹,四曰客曹。成帝增置三公曹,为五曹。其常侍曹主丞相、御史、公卿事。后汉光武又分为六曹;...
...伯执躬圭,缫皆三采三就。子执穀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以朝觐宗遇会同于王。”是王五采,公侯伯三采,子男二采也。凡言五采者,皆谓玄、黄、朱、白、苍。三采,朱、白、苍。二采,朱、绿。就,成也。五就,谓五匝。每一匝为一就也。《礼》之言藻,其文...
...若詐稱祖父母、父母及夫死以求假及有所避者,徒三年;伯叔父母、姑、兄姊,徒一年;餘親,減一等。若先死,詐稱始死及患者,各減三等。 「疏」議曰:父母之喪,解官居服。而有心貪榮任,詐言餘喪不解者,徒二年半。為其已經發哀,故輕於「聞喪不舉」之罪。若...
...遂致发热。至其治法,下述两例均选用王清任《医林改错》之“血府逐瘀汤”合曹仁伯“瘀热汤”化裁,俱皆药到病除,可谓复杯即安矣。然血府逐瘀汤原书指征仅言“晚发一阵热”;“每晚内热,兼皮肤热一时,此方一付可愈,重者两付。”今以之治瘀血发热,竟得效验...
...,寻考史传,量古校今,一同国子前议。帻随服变,冠冕弗改。又四门博士臣王僧奇、蒋雅哲二人,以为五时冠冕,宜从衣变。臣等谓从国子前议为允。(《魏书·礼志》四。熙平二年九月,太傅清河王怿、给事黄门侍朗韦延祥奏。) ◇ 胡太后父庙制议 太学博士...
...《史论·利者义之和论》苏洵 义者,所以宜天下,而亦所以拂天下之心。苟宜也,宜乎其拂天下之心也。求宜乎小人邪,求宜乎君子邪。求宜乎君子也,吾未见其不以至正而能也。抗至正而行,宜乎其拂天下之心也。然则义者,圣人戕天下之器也。伯夷、叔齐殉大义以...
...》一卷,《集戒》二卷,《女戒》一卷,集二十五卷。 ◇ 答蒋琬教(建兴元年) 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蜀志·蒋琬传》) ◇ 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 夫参署者,集众思,...
...愧过言。(○《类聚》三十一。《御览》三百八十五、五百十二。《诗纪》三。) 【客示桓麟诗】〖附〗 甘罗十二。杨乌九龄。昔有二子。今则桓生。参差等踪。异世齐名。(○《御览》五百十二。《诗纪》三。又《类聚》三十一、《御览》三百八十五并引龄、生二韵...
...春阳。(○《文选》二十。《诗纪》二十八。又《晋书》五十八引斧、举二韵。)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十一章)】 肇自初创。二仪��。(《文选》作烟カ。)粤有生民。伏羲始君。结绳阐化。八象成文。芒芒(六臣本《文选》注云。五臣作茫茫。)九有。区域以分...
...迹冠三千。 萧壁将沈影,梁薪尚缀烟。色尘知有数,劫烬岂无年。 龙喷疑通海,鲸吞想漏川。磬疏闻启梵,钟息见安禅。 指喻三车觉,开迷五阴缠。教通方便入,心达是非诠。 贝叶千花藏,檀林万宝篇。坐严狮子迅,幢饰网珠悬。 极乐知无碍,分明应有缘。还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