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曰:“郑云:‘《射义》者,以其记燕射、大射之礼,观德行取其士之义也。《别录》属《吉礼》。’”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射义》者,以其记燕射、大射之礼,观德行取於士之义。此於《别录》属《吉事》。”案此篇中有《乡射》,又云“...
...陆曰:“此是《吕氏春秋·十二纪》之首,后人删合为此记。蔡伯喈、王肃云周公所作。” [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月令》者,以其记十二月政之所行也,本《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之首章也,以礼家好事抄合之,后人因题之名曰《礼记》言周公所作...
...類聚卷六、范曄後漢書郭丹傳李賢注皆引作「陳洮」,聚珍本亦作「陳洮」。 〔八〕「更始敗」,此下二句御覽卷六八一引作「更始敗,諸將軍悉歸上,普獲封爵,丹無所歸節傳」,聚珍本同,惟「獲」字作「賜」。 〔九〕「今功曹稽古經」,「稽」字下聚珍本有「含...
...圣人之制,取合於阴阳;歌奏之仪,用符於交会。今之祭社,即乖古法,乃下奏太簇,上歌黄钟。但太簇、黄钟,俱是阳律,上下歌奏不异,乃是阳合於阳,非特违其《礼经》,抑亦乖於会合。其社坛歌黄钟,请改为应钟。又五郊工人舞人衣服,合依方色。按《周礼》:「...
...能試策十條得六已上者。委所司奏聽進止。其應試進士等唱第訖。具所試雜文及策。送中書門下詳覆。其所問明經大義日。須對同舉人考試。應能否共知。取舍無愧。有功者達。可不勉歟。此詔因侍郎姚奕奏。 天寶十一載七月。舉人帖及口試。並宜對眾考定。更唱通否。...
...太甲既立,不明,不用伊尹之训,不明居丧之礼。伊尹放诸桐。汤葬地也。不知朝政,故曰放。○朝,直遥反。三年复归于亳,思庸,念常道。伊尹作《太甲》三篇。 [疏]“太甲”至“三篇”○正义曰:太甲既立为君,不明居丧之礼,伊尹放诸桐宫,使之思过,三年...
...未能行之至极也。若盛明之君,为民之父母者,则能恩惠下极於民,则《诗》有好恶之情,礼有政治之体,乐有谐和性情,皆能与民至极,民同上情,故《孔子间居》云“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是也。其《书》、《易》、...
...九年。太史頻奏日蝕不驗。詔沙門一行刊定律歷。上本顓頊。下至麟德。洎十五年。一行定草。詔說成之。因編以勒成一部。經章十卷。長歷五卷。歷議十卷。立成法天竺九執歷二卷。古今歷書二十四卷。略例奏章一卷。凡五十二卷。 乾元元年六月十七日。頒山人韓穎等...
...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1)。“不宁方来”,上下应也(2)。“后夫凶”,其道穷也(3)。 (1)处比之时,将原筮以求无咎,其唯元永贞乎?夫...
...,百花犹未知”,曰:“太妃容德,於是乎在。” △《鼎国诗》三卷 右后唐李雄撰。雄,洛巩人。庄宗同光甲申岁,游金陵、成都、邺下,各为咏古诗三十章,以三国鼎峙,故曰《鼎国》。 △《罗隐甲乙集》十卷,《谗书》五卷 右杭越罗隐字昭谏,馀杭人。唐乾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