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实录》、《玉牒日历类篇》。 凡朝廷有大述作、大议论,未尝不与。 契丹、高丽皆知诵公文赋。 少时尝赋“长啸却胡骑”,及奉使契丹,虏相目曰:“此长啸公也。” 其后兄子百禄亦使虏,虏首问公安否。 有《文集》一百卷,《谏垣集》十卷,《内制集》...
...第二帙七第三帙七第四帙六) 集诸经礼忏仪二卷五十纸。 大唐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八十七纸。 比丘尼传四卷四十二纸。 别说罪要行法一卷(或无别字)四纸。 受用三水要法一卷(或云要行法)四纸。 护命放生轨仪一卷(或云仪法)二纸。 上六集十三卷同帙。...
...宰相嘉兴陆贽敬舆撰。又名《榜子集》(议论并见别集类)。 ※《李司空论谏集》七卷 晁氏曰:唐李绛深之,赞皇人。贞元八年进士,中宏词,补渭南尉。六年,进中书侍郎平章事。太和初为出南西道节度使。四年,南蛮入寇,为乱兵所害。 绛伟仪质,以直道进退,...
...旁死魄。 忽玄云之霮观玉兔之沐浴。 集幽光于毫端,散妙迹于简册。 照千古其如在,耿此月之不没。 《迈砚铭(迈往德兴,赆以一砚,以此铭之)》苏轼 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 《迨砚铭》苏轼 有尽石,无已求...
...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之,故云剖竹。又武帝初置部刺史,掌奉诏六条察州。)近贻人瘼。备历中外,无闻声彩。版图再缉,贡赋未均于九州;(谓为户部尚书。)铜印更操,威仪不检于三署。(蔡质《汉仪》曰:尚书郎...
...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元丰类稿 目录◎ 卷一·古诗三十六首◎ 卷二·古诗三十三首◎ 卷三·古诗三十九首◎ 卷四·古诗四十三首◎ 卷五·古诗四十首◎ 卷六·律诗七十一首◎ 卷七·律诗六十八首◎ 卷八·律诗八十首◎ 卷...
...付孙,但为刘季取。吾闻秦穆公,与晋实甥舅。盟郑绝晋欢,结楚将自救。〈事见《吕相绝秦》。〉使秦诅楚人,晋亦议其后。诸侯迭相诅,祸福果谁有。世人不知道,好古无可否。何当投泾流,浑浊盖鄙丑。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王维吴道子画〈在普门及开元寺。〉...
...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翰林词草》三卷,《注古文孝经》一卷,《易说》三卷,《注系辞》二卷,《注老子道德论》二卷,《集注太元经》八卷,《大学中庸义》一卷,《集注扬子》十三卷,《文中子传》一卷,《河外谘目》三卷,《书仪》八卷,...
...庸耳。 齐桓、晋文得管仲、子犯而兴,襄公有一子鱼不能用,岂可同日而语哉。 自古失道之君,如是者多矣,死而论定。 未有如宋襄公之欺于后世者也。 《秦始皇帝论》苏轼 昔者生民之初,不知所以养生之具,击搏挽裂与禽兽争一旦之命,惴惴焉朝不谋夕,忧死...
...不见雷斧痕。 离堆四面绕江水,坐无蜀士谁与论。 老翁儿戏作飞雨,把酒坐看珠跳盆。 此身自幻孰非梦,故园山水聊心存。 《次韵滕大夫三首·同前》苏轼 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 (石中似有海兽形状。) 履...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