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传》,推明上古之绝学,多先儒所未达。既成三书,抚之叹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当知我矣。”至其遇事所为诗、骚、铭、记、书、檄、论、撰,率皆过人。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奏议》十五卷,《内制》十卷,《外制》三卷。公诗本似李、...
...纸) 右一经。出增壹阿含经第二十一卷。抄出二经。初明四梵福。次明四食。后明四辩。长房录云。西晋沙门法炬译者谬也。 行七行现报经一卷(一纸) 右一经出增壹阿含经第三十四卷。 十二因缘经一卷(三纸) 右一经出增壹阿含经第四十六卷。周录编在大乘藏...
...、录军国重事、诏天下。据改。 五府驿代杨左丞留题二首,其一(可闲老人集卷三,四库全书本) 免胄日趋丞相府,解鞍夜宿五侯家。玉杯行酒听春雨,银烛照人如晚霞。受命敢忘军旅事?抚时又过掖垣花。汉家未可轻韩信,尚要生擒李左车。(1) 其二(可闲老人...
...先零正投戈,秦人释重负,道路闻行歌。便当卧斋閤,次第除网罗。时时一啸咏,未用勤催科。诸孤寄吴越,食口如雁鹅。时分橐中金,何必手自摩。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 风波定后得西归,鸟鹊喧呼里巷知。未熟黄粱惊破梦,相看白发信乘危。豚肩尚有...
...于安吉;慨然揽辔,敢有志于澄清。 臣无任。 《谢兼侍读表二首(之一)》苏轼 伏奉制书,除臣守兵部尚书兼侍读者。 重地隆名,不择所付;清资厚禄,以养不才。 (中谢。) 伏念臣以草木之微,当天地之泽。 七典名郡,再入翰林;两除尚书,三忝侍读。 ...
...【论语拾遗〈并引〉】 予少年为《论语略解》,子瞻谪居黄州,为《论语说》,尽取以往,今见于书者十二三也。大观丁亥,闲居颍川,为孙籀、简、筠讲《论语》,子瞻之说,意有所未安。时为籀等言,凡二十有七章,谓之《论语拾遗》,恨不得质之子瞻也。...
...付孙,但为刘季取。吾闻秦穆公,与晋实甥舅。盟郑绝晋欢,结楚将自救。〈事见《吕相绝秦》。〉使秦诅楚人,晋亦议其后。诸侯迭相诅,祸福果谁有。世人不知道,好古无可否。何当投泾流,浑浊盖鄙丑。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王维吴道子画〈在普门及开元寺。〉...
...【诗十二首】 【喜侄迈还家】 一别匆匆岁五除,还家怪我白髭须。怀中初见孙三世,巷口新成宅一区。〈侄房添一男孙,予亦葺成敝庐,皆别后事。 林下酒尊还漫设,床头《易传》近看无。老年游宦真安往,南北相望结草庐。 【次前韵】 心空烦恼不须除,...
...卷至五百七十三。 第七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曼殊室利分(二卷第三译) 右新译重本。与旧两译文殊般若同本异译。当第五百七十四七十五卷。 第八(重会)室罗筏城给孤独园说那伽室利分(一卷第三译) 右新译重本。与旧濡首菩萨分卫经等同本异译。当第...
...《苏轼集》第七十八卷(尺牍一百九首) (本卷实为一百五首) 《与朱康叔十七首(之一)》苏轼 某启。 专使至,复领手教,契爱愈深,可量感服。 仍审比日起居佳胜,为慰。 舍弟已部贱累到此,平安皆出余庇,不烦念及。 珍惠双壶,遂与子由累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