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名经十六卷(本经虽真以有伪杂编之于此或十二卷) 右一经时俗号为马头罗刹佛名。似是近代所集。乃取留支所译十二卷者错综而成。于中取诸经名目。取后辟支佛名及菩萨名诸经阿罗汉名。以为三宝次第。 总有三十二件。礼三宝后皆有忏悔。忏悔之下仍引马头罗刹伪经...
...善事,凡管岭南五府储�寺,(五府,谓岭南、安南、桂、容、邕也。《韩文公集》有《送郑权尚书序》,曰:岭之南,其州七十。其二十二隶岭南节度府,其四十馀分四府,府各置帅。�寺,丈里切。或作峙。)出卒致谷,以谋叶平哥舒晃,(大历八年九月,循州刺史哥...
...初。”贞元五年己巳《与杨诲之书》云:“吾年十七,求进士。”即此年也。有《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三首》。贞元六年庚午是年有《与权补阙书》,注云:“时年十八。”《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三首》,又《大会议表二首》。(并见《外集》。) △贞元八年壬申是...
...制诰沈文通亦考官也,知其不然,故文通当制有爱君之言。谏官杨乐道见上曰:“苏辙,臣所荐也。陛下赦其狂直而收之,盛德之事也,乞宣付史馆。”上悦,従之。是时先君被命修《礼书》,而兄子瞻出签书凤翔判官,傍无侍子。辙乃奏乞养亲。三年,子瞻解还,辙始求为...
...旒冕,手荐璧琮。晬容穆然,而祗畏之心明;群工肃然,而吴敖之意息。听于舆人之诵,知有列圣之风。臣目睹盛仪,无《周南》之叹;位在近列,有秕前之讥。首被恩私,实增战越。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体二仪之博施,袭累圣之成规,霈然雨露之私,无复贤愚之间。勋封...
...小人先之,悦之以声色犬马,纵之以驰骋田猎,侈之以宫室器服。志气已乱,然后入之以谗说,变乱是非,移易白黑,纷然无所不至。小足以害其身,而大足以乱天下。大臣虽欲有言,不可及矣。《语》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故人必知道而后知爱身,...
...《苏轼集》第八十五卷(尺牍九十五首) (本卷实为九十七首) 《与范元长八首(儋耳)(之一)》苏轼 某慰疏言。 不意凶变,先公内翰,遽捐馆舍,闻讣恸绝。 天之丧予,一至于是,生意尽矣。 伏惟至孝承务元长昆仲,孝诚深至,追慕罔极。 何辜于天,...
...第二出) 无端底持经一卷(旧录云无端底总持经第二出) 蜀首楞严经二卷(见旧录似蜀土所出第三译) 后出首楞严经二卷(见旧录云有十偈第四译) 阿惟越致转经一十八卷(见旧录) 摩诃乘经十四卷(或云摩诃衍) 摩诃衍优波提舍经五卷(佑云摩诃乘) 三昧...
...俱证道术。 【和子瞻归去来词〈并引〉】 昔予谪居海康,子瞻自海南以《和渊明归去来》之篇要予同作。时予方再迁龙川,未暇也。辛巳岁,予既还颍川,子瞻渡海浮江至淮南而病,遂没于晋陵。是岁十月,理家中旧书,复得此篇,乃泣而和之。盖渊明之放与子瞻之辩...
...族人之恩下比于列辟。凡轻于约身,而重于违礼,推之庶政,盖有不可胜言者矣。臣夙遭闵凶,未习师保之训,提携闵闵,若农之望岁,诱之以《诗》、《书》之乐,滋之以劝讲之良,示之以听纳之宽,导之以决断之明,久而弗忘,遂以成性。方将率德以自广,致养以鞠,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