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第二行左右十四穴_针灸资生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伏第二行左右十四穴()曲差二穴.在神庭两旁寸半.入发际.针三分.灸三壮.五处二穴.在上星两旁寸半.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明云五壮止.承光二穴.在五处后寸半.针三分.禁灸.忌同.明云在五处后二寸.素注云一寸通天二穴.在承光后寸半.针三...

http://qihuangzhishu.com/660/4.htm

鼹(音)鼠_证类本草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鼹(音)鼠_())味咸,无毒。主痈疽,诸 蚀恶疮,阴 烂疮。在土中行。五月取令干,燔之。陶隐居云∶俗中一名隐鼠,一名鼢(扶粉切)鼠。形如鼠大而无尾,黑色,长鼻甚强,常穿耕地中行,讨掘即得。今诸山林中,有兽大如水牛,形似猪,灰赤色,...

http://qihuangzhishu.com/471/1113.htm

印堂穴_头部正面穴位_【人体穴位】人体穴位大全

...印堂,经外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额部,当两眉头之中间。布有滑车上神经的睑上支,两侧有额内侧动、静脉分支。主治头痛、眩晕、感冒、目痛,鼻衄,失眠,小儿急、慢惊风,产后血晕,以及鼻炎,高血压等。沿皮刺0.5-1寸。艾条灸5-10...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5.html

实用铜人经穴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实用铜人经穴现在收藏于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作者:董德懋编著;施今墨审定 出版:中国针灸学研究社 年代:1941年 质地:纸本立轴 大小:79×37cm 收藏单位: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50.html

独特的针灸疗法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科学实验证明,艾叶含有挥发油成分,熏艾叶对某些致病的细菌,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杀灭或抑制作用。由此可见,用艾施行灸灼,的确有着许多优点。 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使用针灸治病取得显著疗效的病例,见于二千多年前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据载,约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04.html

腋左右八穴_针灸资生经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腋左右八穴()渊腋二穴.在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得之.禁灸.灸之、不幸令人生肿蚀马疡.内溃者死.寒热生马疡可消.针三分.辄筋二穴.在腋下三寸复前一寸着胁.灸三壮.针六分.天池二穴.一名天会.在乳后一寸腋下三寸.着胁直腋橛肋间.灸三壮.针...

http://qihuangzhishu.com/660/21.htm

绪言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北宋王惟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公元1026年),当时曾刻在两块石碑上,树立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供学习者拓印和阅读。公元一0二七年,王氏还创造了两座针灸铜人,为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公元1601年)汇集历代诸家学说...

http://qihuangzhishu.com/93/1.htm

敬斋秘传针灸书,治症取穴绘穴_【中医宝典】

...杨敬斋是浙江针灸学术文献,而绘制大量人形来标明治症取穴,便于后学于临证急用之际,随取穴,法捷而明,这在现存古代针灸书中是极为罕见的。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24.html

期门穴_胸部腹部穴位_【人体穴位】人体穴位大全

...期门,经穴名。出伤寒杂病论。属足厥阴肝经。肝之募穴。足太阴、厥阴、阴维之会。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另说“在乳下四寸,第三筋(肋)端”(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乳旁开一寸五分,直下一寸五分”(循经考穴编...

http://zhongyibook.com/rentixuewei/137.html

刀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象名。系十怪脉之一。刀,即仰起之刀。形容脉象弦细而劲急,如用手摸在刀刃上感觉。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刀,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参十怪脉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304.htm

共找到488,4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