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帝王之道,莫若忘知,故以此义而为篇首。老子云不以智治国国之德者也。 【释文】《啮缺》五结反。下丘悦反。《王倪》五兮反。《四问而四不知》向云:事在齐物论中。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一】?有虞氏不及泰氏【二】。有虞氏,其犹藏(一)仁以要人...
...本指怒气消失,恢复常态,现在形容失望回来。 《庄子·德充符》:“我拂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要他包饭,而馆中只有面,问以饭,曰无有,~。 ◎鲁迅《两地书·八一》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增加了文坛的黑暗的。 我们如果到《庄子》里去找词汇,大概又可以遇着两句宝贝的教训:“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11〕,记住了来作危急之际的护身符,似乎也不失为漂亮。然而这是只可暂时口说,难以永远实行的。喜欢引用这种格言的人,那精神的相距之远...
...《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
...》,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
...儒也。 【释文】《号于国》号,号令也。 庄子曰:“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可谓多乎【一】?” 【一】【注】德充于内者,不修饰于外。 【疏】一人,谓孔子。孔子圣人,观机吐智,若镜之照,转变无穷,举国一人,未足多也。 百里奚爵禄不入于心,故饭牛而牛...
...本书由明末唯物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吕坤著,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刊刻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三月,时吕坤在山西太原任巡抚。全书共六卷,前三卷为内篇,计有《性命》、《存心》、《伦理》、《修养》等八篇;后三卷为外篇,共有《天地》、《世运》、...
...。 【释文】《邪气》似嗟反。下同。 【五】【注】夫不平不惔者,岂唯伤其形哉?神德并丧于内也。 【疏】夫恬惔无为者,岂唯外形无毁,亦乃内德圆全。形德既安,则精神无损亏矣。 【校】(一)阙误引张君房本休休焉作休焉休。(二)唐写本入下袭下均有也字...
...小雅3、大雅 4、颂十一:周易名著1、易经 2、彖传3、象传 4、系辞十二:周礼1、《秋官司寇》原文-出自《周礼》 2、《夏官司马》原文-出自《周礼》3、《春官宗伯》原文-出自《周礼》 4、《地官司徒》原文-出自《周礼》5、《天官冢宰》原文...
...人间世,谓当世也。事暴君,处污世,出与人接,无争其名,而晦其德,此善全之道。末引接舆歌云:“来世不可待也,往世不可追也。”此漆园所以寄慨,而以人间世名其篇也。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