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孔曰:“言无所轻重。”) [疏]“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正义曰:此章言人行之不备者。弘,大也。笃,厚也。亡,无也。言人执守其德,不能弘大,虽信善道,不能...
...、《夫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十一 376、《大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十一 377、《夰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十一 378、《夲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十一 379、《亢部》原文-出自《说文解字》卷十一 380、《奢部》...
...【译文】 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启示】 中国传统的礼义道德,其中很大部分到今天仍是有益的,我们要从这些有益的成分中吸取营养、身体力行。 ...
...武王践阼三日,召士大夫而问焉,曰:“恶有藏之约、行之行,万世可以为子孙常者乎?”诸大夫对曰:“未得闻也!”然后召师尚父而问焉,曰:“昔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矣!” 王齐三日,端冕,师尚父(...
...桓公问:齐桓公问管子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 《管子》原文 禹立谏鼓于...
...为天下者,行五六百岁犹存;用法令为天下者,十余年即亡;是非明 大验乎?人言曰:‘听言之道,必以其事观之,则言者莫妄言。’今子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承殷周秦事以观之乎?”...
...周人戎事乘之,若其馀事,则《明堂位》云“周人黄马蕃鬛”是也。 穆公之母卒,穆公,鲁哀公之曾孙。使人问於曾子曰:“如之何?”问居丧之礼。曾子,曾参之子,名申。○参,所金反,一音七南反,后同。对曰:“申也闻诸申之父曰:“哭泣之哀,齐斩之情,饘粥之...
...毋以小谋大,毋以远言近,毋以内图外,则大臣不怨,迩臣不疾,而远臣不蔽矣。叶公之顾命曰:‘毋以小谋败大作,毋以嬖御人疾庄后,毋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 15 缁衣:子曰:“大人不亲其所贤,而信其所贱;民是以亲失,而教是以烦。《诗》云:...
...一巡守。○守,手又反,本又作狩,后“巡守”皆同。省,色景反。 [疏]“诸侯”至“一朝”。正义曰:此一经论诸侯遣卿大夫聘问及自亲朝之事。○注“小聘”至“来朝”。正义曰:知“小聘使大夫”者,按《聘礼记》云“小聘曰问,三介,大聘使卿,为介有五人,...
...出自《墨子闲诂》卷十一 48、《小取》原文-出自《墨子闲诂》卷十一 49、《大取》原文-出自《墨子闲诂》卷十一 十二:《墨子闲诂》卷十二 50、《公孟》原文-出自《墨子闲诂》卷十二 51、《贵义》原文-出自《墨子闲诂》卷十二 十三:《墨子闲诂...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