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医药书刊出版与药学术团体的建立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专业性的中医书籍出版机构近代专业性医书出版机构首推何廉臣、袭吉生于1908年创办的绍兴医药学研究社,该社初期出版绍兴医药学报),连续刊登医药书籍。嗣后裘吉生创立三三医社。上海中医书局创办于二十年代,为了较好地宣传中医文化、便利医药书籍流通...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7.html

任应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现代医学家(1914-1984年)。字鸿滨,四川江津县人。幼习四书五经,有较坚实经学基础,后就读江津国医专修馆,于文史训诂,均有长进。后于1936年赴上海入中国医学院,并问业于沪上名家陆渊雷等人。抗战时返乡悬壶。并创办华西医药杂志。...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88.htm

陆渊雷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整理委员,并创刊中医新生命及“遥从”(即函授)部。1949年后,又历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顾问、中医学会主任委员等。陆氏在学术上参汇中西两种医学,为近代中西医汇通学派之代表人物之一,以中西汇通之观点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著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575.htm

中医还是西医_【中医宝典】

...”,表示“不相信”的有12.2%。 5月25日,“首届北京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暨中医养生日”大型游园活动在北京朝阳公园举行。据了解,这是在中国人的健康史上,首次推出了集粹国医国药的“中医养生日”。 “以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为核心,以天然药物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042.html

明道草堂中医文化与养生之道_中医名家_【中医宝典】

...看待的呢?我觉得这是一个中医的理念问题。中医在治疗这些病的时候,常用的方子包括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金匮要略的方子,学中医都知道,是两千年以前的方子。为什么两千百年以前的方子到现在还有效呢?因为中医治的是人不是病,中医在治疗的过程中,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jia/b34857.html

中国拟制定中医药法 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中医事业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新华网北京7月24日电(记者白阳)国务院法制办24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民营中医医疗机构有望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征求意见稿称,中医药是中国医药卫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59.html

吴佩衡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现代医家(1886-1971年)。原名钟权。四川合理县人。其师彭思溥,为邑中名医,吴氏尽得其传。1929年,尝为中医界代表出席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抗议政府取缔中医之提案。曾创办国医周刊。1949年以后,历任云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155.htm

“以顺为养”解读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本报记者 海霞 近年来,选择中医、相信中医、学习中医的人逐渐增多,百姓在用中医养生、治病的同时接触中医文化。许多人在走近中医之时,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医文化,学习中医的养生和防病治病方法。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科普分会主任委员、文化分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154.html

王新陆破除"中医无用论"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阎崇年的明清兴衰轶闻、马未都的收藏故事……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中,这些响当当的人物,大家耳熟能详。而最近一段时间,我们要开始关注百家讲坛的又一位专家:王新陆。 因为近几年来,社会上反对中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43.html

中医发展的几种思潮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提供了很大的沟通和兼容空间,两者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二、盲目崇古思想形成的教条主义,制约了中医的思维创新 在中医界有一些人,常常有一种崇古的心理,认为越是古老的东西就越是正确的东西,后人不能超脱祖先的论点。有很多人认为内经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77.html

共找到623,82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