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醴斋医书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清·程永培辑。刊于1794年。包括褚氏遗书肘后备急方元和纪用经苏沈良方十药神书加减灵秘十八方韩氏医通痘疹传心录折肱漫录慎柔五书等。现存清乾隆、光绪两刻本,和1925年...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83.htm

科简效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方剂著作。卷。清·王士雄辑。刊于1854年。本书分甲、乙、丙、丁四集,收录内、外、女、幼科的单验方。每科皆因证列方,有条不紊。现有潜斋医学丛书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9.htm

的现代发展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诊之一,是一独特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源远流长,从其起源到形成体系,是经过了历代医家长期的整理、研究、总结而发展的,亦是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过程。 因其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而成为中医的标志。经过历代医家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91.html

中医词典其他:第七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1949年后有排印本。世补斋医书医学丛书。清·陆懋修撰。分正集、续集。正集为作者自撰,计6,三十三卷。刊于1884年。包括文(指有关医学的文集)十六卷。不谢方一卷,伤寒论阳明病释卷,内经运气病释九卷(附内经遗篇病释一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7.html

清代前中期少数民族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时期传入蒙古地区,蒙医学的理论是综合本民族朴素的医学思想、部分汉族中医理论和部分古印度医学理论体系而成,它已具有本民族自己的特点。这从十八世纪蒙医学家伊希巴拉珠尔所著的部甘露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它有机地结合几理论,提出了“六基症”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8.html

中医词典其他:第十五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五)为杂论方案,选辑诸家辨舌论述及有关察舌辨症的医案,末附辨舌证治要方。全书内容较丰富,但间有一些附会的论述。现存初刊石印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章句著作。周氏医学丛书之一。二卷。清·周学海章句。作者以伤寒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15.html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著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道谈,以上帛书和订木简医书共计为十四。这些都是后世已经失传的古医书。1、两部古脉灸经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灸经(以下简称足臂)和阴阳十一灸经甲、乙本(以下简称阴阳),全面论述了人体十一条经脉的循行走向及所主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7.html

病因学和诊断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的性质,对于病因学理论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成为后世医学进行病因分类的依据。(二)诊断学上的创新诊在宋代有重要进步,产生了几部或以为主的诊断学专著,如崔嘉彦的、刘开的和施发的察病指南等,这些著作为普及和发展...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7.htm

医学六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十九卷。明·张三锡纂。成书于1609年。作者认为医学要旨有六个方面,即诊法、经络、病机、药性、治法、运气。遂采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历代医着与六要有关内容分别予以汇编,内容有诊法一卷,经络考一卷、病机...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11.htm

医学六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十九卷。明·张三锡纂。成书于1609年。作者认为医学要旨有六个方面,即诊法、经络、病机、药性、治法、运气。遂采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历代医着与六要有关内容分别予以汇编,内容有诊法一卷,经络考一卷、病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50.htm

共找到571,8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