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中国古代养生家非常重视整体养生法。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刘完素提出人一生“养、治、保、延”的摄生思想。明代张景岳特别强调胎孕养生保健和中年调理的重要性。张氏在类经中指出:“凡寡欲而得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得之男女,浊而夭”。告诫为人父母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52/31.htm

周易·升卦读解

...我们不应忘记,周易的作者耿耿于怀的是挽救周王室的危亡,所以一有机会就要表达这一意图。这一卦的主题是发展进步,用在行将衰亡的周朝之上,正切中了问题的关键。 其实,岂止是周代才需要不断地发展壮大!无论哪个时代、哪个社会,没有发展和进步,都...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326.html

周易 - 系辞下_周易

...。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天地絪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也;惧以语...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662.html

冷庐医话保生篇 学道教养生术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清代浙江桐乡县医家陆以湉幼年攻读四书五经,多闻博识,道光年间进士,弟弟及孩子生病误治不幸离世后,他专心钻研医道,医术精湛。 所撰冷庐医话为后世称道,书中不少观点至今仍发人深省,卷一保生篇中提到的三种养生之术皆道教养生有密切关系。 ...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48.html

知者乐 仁者寿 ——读国医大师谈养生_【中医宝典】

...也会因之减轻。他还将通法润法融为一方,自拟了“滋肾通幽汤”治疗老年便秘。 ……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国医大师们个性化的养生经验不胜枚举。 国医大师能够长寿还有一个共性的原因,就是孔子说的“仁者寿”。论语·雍也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264.html

黄帝内经养生_【中医宝典】

...根基,首责先天内经认为,长寿先天禀赋有关。强调人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盾”。生命禀生身父母而有形。禀赋厚实,则“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448.html

内经对养生学的贡献_养生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的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从而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1.对生命起源及本质的认识 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5100.html

春秋战国时期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春秋战国时期,个人饮食、饮水、环境卫生以及养生保健等方面均达到新的水平。一、卫生保健个人卫生,主要表现在盥漱、沐浴等方面。礼记·内则:“鸡初鸣,咸盥漱”。礼记·曲礼上:“主人未辩,客不虚口”,“虚口”,指饮宴后用浆酒漱口,显然对...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5.htm

要重视易经四大经典的学习--思考中医启示录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中医师很重视对易经的学习,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为大医也”。中学时看了周易预测学,觉得蛮有意思的,只有初步印象,但知道中医是以它为理论基础的。按理说,大学讲中医基础理论时就应该有易经的内容,很可惜没有。后来也没有开设专门的易经课,...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73.html

老老恒言养生_【中医宝典】

...老老恒言为清初文苑之秀曹廷栋撰写的一本老年养生专着。曹氏字偕人,号六圃,又号慈山居士,1699年生于浙江嘉善鼎贵世家,生性恬淡,勤奋博学,亦长书画,寿臻90余岁。他于74岁生病之后,在床第呻吟之际,写成此书。曹氏谈养生具有如下特点: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978.html

共找到577,9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