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简称《医统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着,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
...证名。呕吐青蓝色水液。多因肝郁化火所致。《医贯·噎膈论》:“又有一种肝火之证,亦呕而不入,但所呕者酸水,或苦水,或青蓝水,惟大小便不秘,亦能作心痛,此是火郁木郁之证。”用吴茱萸、黄连浓煎,续服逍遥散。...
...入蜜半匙,再煎一两沸,温服。《局方》华盖散,治妊娠咳嗽不止,稳重有效。(见杂病咳嗽。)...
...身命虽未告殂,而此人已归不治之证矣。呜呼!本属可治之病,而坏于凡医之手,举世皆然,莫可如何!余因推本而约言之。《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是以咳病初起,有起于肾者,有起于肝者,有起于脾者,有起于心包者,有起于胃者,有起于中...
...上之血也。岂可以咳嗽独归之肺耶?《褚氏遗书·津润论》云∶天地定位,水位乎中,人肖天地,亦有水焉在上为痰,在下为水,伏皮为血,从毛窍中为汗,可见,痰也、水也、血也,一物也。血之带痰而出者,乃肾水挟相火炎上也。又云∶服寒凉百不一生,饮溲溺百不一...
...《左传》云∶三折肱知为良医也。从未有人注及三折肱之意。予谓∶古之医者,自备药笼至病家延医后,向笼取药,或君臣未配,或轻重失宜,取而复置,置而复取,总以郑重为事,此为三折肱也。又《礼记》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后注者,多以世业之谓,非也。医...
...医为人命所关,故《周礼》医师之属,掌于冢宰,岁终必稽其事而制其食。至宋神宗时,设内外医学,置教授及诸生,皆分科考察升补。元亦仿而行之。其考试之文,皆有程式,未知当时得人何如?然其慎重医道之意,未尝异也。故当时立方治病,犹有法度。后世医者,...
...医论著作。清·宝辉撰于1901年。作者指出有关寒、温、疫三病的治法,金、元诸家均有所偏,乃细心体味。总括有关重点问题18条予以辨析。文字简要,说理清晰。所附《游艺志略》为作者与其师友的医理问答。此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医论著作。清·宝辉撰于1901年。作者指出有关寒、温、疫三病的治法,金、元诸家均有所偏,乃细心体味。总括有关重点问题18条予以辨析。文字简要,说理清晰。所附《游艺志略》为作者与其师友的医理问答。此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以医知名。王裕庆清代医家。字祉庭,湖南湘潭人,长于喉科及其他疫症,撰有《疟痢成法》,一作《疟痢成方》、《白喉辨证》及《吊脚痧论白喉辨证合刊》,有刻本行世。王禹汉代医生。生平履贯不详,系济北王府太医,受王之遣,拜名医淳于意为师学医,尤精于镵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