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论著作。又名《新镌医论》。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
...医论著作。又名《新镌医论》。三卷。明·王肯堂撰于1602年。第一卷论述痘疹、惊风的病因、诊断和治法;二-三卷主要阐发或评论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妇科病疑难病症的治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证经验。现存明刻本、《三三医书》及《中国医学...
...关键词:《医史逸珍》 单健民 书评 《医史逸珍》,单健民等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32开本,约12万字。 单健民先生,父伯图,皆江苏名医。受其父熏陶,先生自幼酷爱医学,勤于书卷。在临证之余,喜读经典医籍,兼及经史子集,...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巫闾子医贯序 卷之一\玄元肤论 内经十二官论 阴阳...
...余稔程云来先生名久矣。前年自西陵移来,比屋而居,益悉其学术之渊博。读《金匮玉函》注曰∶是探河于宿海,寻山于昆丘岷 者也。又读即得方曰∶是引九曲之流于沟浍亩亩,使禾黍资茂而蠡勺可挹者也,以泽天下沛如矣。既又以《医暇卮言》二卷,索序于余。寻绎...
...《左传》云∶三折肱知为良医也。从未有人注及三折肱之意。予谓∶古之医者,自备药笼至病家延医后,向笼取药,或君臣未配,或轻重失宜,取而复置,置而复取,总以郑重为事,此为三折肱也。又《礼记》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后注者,多以世业之谓,非也。医...
...治疗成年人的疾病的,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大夫清以前太医院长官的职位相当于大夫,因此,太医院五品以上的医官都称大夫。北方人习惯称医生为大夫并沿用到现在。见洪迈《容斋三笔》。大医对道德品质和医疗技术都好的医生的尊称。带下医最早见《史记.扁鹊列传》...
...《本草》及《太平圣惠方》,书中多其所集,行世。□太平兴国间为太医,奉诏同修《本草》,裒集方书,广心医学。□初为道士,得《海上方》,深察药性,治疗辄效。太宗时奉诏同修《本草》,为御医,名著当代。□岭南人,善医,太宗时为翰林医官,治疗病多效。...
...亦如随证立方焉!洵医国之妙手,而非无本之谈也。因求其所着《医原》读之,本末贯串,文本昭晰,可以一见了如,而欲穷就义蕴,辄有望洋之嗟!信乎?能达其原,而岐伯之奥旨,仲景之秘思,中法西法之妙用,一以贯之矣。夫欲上太行必恃车马;欲导积石必恃舟航。...
...李经纬教授——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史杂志》总编。李经纬教授素以发掘古代中国医学发明创造、隋唐医学史、外科学史、疾病史、医史理论研究和主持编撰中医、医史工具书着称。1992...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