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平衡_中医养生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围绕燮理阴阳进行养生保健,使其达到阴阳平衡,乃是中医养生理论的关键所在。正如素问·至真要大所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以平为期”,就是以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为准则。中国的传统健身术和功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传统功法概括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52/22.htm

少私 清静 寡欲 乐观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神清,心定则神凝,心神清明,就会使人体气血充盈而身健体康。 我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淡泊之心对于人体养生、防病的作用。人们应避免遭受自然界的四时不正之气的侵袭,精神上应保持淡泊、坦然、寡欲的状态,这样才能使人体的真气正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22.html

中医养生沐浴疗法_沐浴养生_【中医宝典】

...内经中就有夏季养生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冬季养生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记载。养生中也有“对日坐定”、“晒以朝阳”的说法。我国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所著的千金要方中指出:“凡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盈...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454.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4)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情志的刺激作为两个重要的致病原因。并将这些致病原因分为阴阳两大类。正如素问·调经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起居,阴阳喜怒。”同时认为,由于脏腑各有其特点,不同的情志变化对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174.html

黄帝内经全文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全文 二、黄帝内经-灵枢全文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8.html

中医“三理”养生说_【中医宝典】

...德行”,就是道德行为。孔子说“仁者寿”,“有大德必得其寿”;荀子说:“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唐代大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写道:“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年”。“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所以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756.html

无形主宰意念力_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现代医学对于健康之定义,包括身心两部分。祖国岐黄之学虽无专门之“医学心理学”,而心理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之作用与影响,素为医家所重视。医学典籍内经中已不乏精神情志活动影响疾病之论述,如素问·举痛:“怒则气上,喜则气...

http://qihuangzhishu.com/1044/7.htm

抗衰老机制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包括劳心太过,劳神太过或体劳、房劳太过,都会导致机体超负荷运转。超负荷运转导致人体精神过度紧张、虚性亢奋,必然引起人体消耗过度,而形成负性平衡,是诱导早衰的重要因素之一。超负荷运转的危害性在于增加人体的消耗,这和养生是相违背的。内经很重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13-3.html

黄帝内经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托名黄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区、伯高等医之书。黄帝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分,各卷81篇,共80余万言。黄帝内经的著作时代,至今尚无定论。从其内容看,非一人一时之作,但一般认为其主要内容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8.htm

关于李经纬内经全释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一、关于内经名称: 内经或称之为内景图,其实按其内容与图示目的是很不相同的,当然也有相关性。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则明显富有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目的。...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26.html

共找到490,2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