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三层次_【中医宝典】

...□ 马作峰 姜瑞雪 湖北中医学院 ●形体保养是内经养生方法最初级的层次,以保证形体、体格的健康为主要目的,包括避虚邪毒气、节饮食、慎起居、不妄作劳等,内养正气以强身,外避虚邪以防病。 ●形神共养是指思想安闲清静,心无杂念,可保正气调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1.html

黄帝内经中饮食养生法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等病变,因此,避免饮食的饥饱失宜对于饮食养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节寒热,防止过寒过热 内经对食物的要求是“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56.html

四时摄生_寿世青编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泻后以薤白粥同羊肾空心服之,胜如补剂。冬三月,天地闭,气血藏,伏阳在内,心膈多,切忌发汗以泄阳气。内经曰∶冬三月,谓之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

http://qihuangzhishu.com/883/30.htm

内经金匮中风卒中症因各别治法不同_症因脉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经论中风,症因不一,有风入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 然闷,名曰寒热,此言风寒在表发寒热也。有风气入胃不得外泄,则为中,此言风邪入里发热也。有人瘦则外泄而寒,为寒中泣出,此言人弱汗多,热气外泄,而为虚寒也。有风气与太阳俱入,散于分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yinmaizhi/646-9-3.html

烦_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平按:此素问卷九第三十四逆调论,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一上篇。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也,为之而烦满者,何也?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而烦满也。身体发热,而苦①而烦,是为阳胜故也。平按:甲乙无“为之”三字,素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taisuzhenben/106-31-19.html

经脉书后_研经言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绕四边曰“环”,直达其所曰“抵”,自外至里曰“入”,本隐忽见曰“出”,直行曰“直”,平行曰“横”,半横曰“斜”,两支相并曰“合”,一支而歧曰“别”,疾行往聚曰“趣”,去此复回曰“还”。内经中句斟字酌,无过此,仿佛禹贡山脉水道书例。...

http://qihuangzhishu.com/769/152.htm

浅述金匮要略妇人特色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因而后世医家仍把它作为诊治妇女病的典范。 辨证特点 突出主证 妇人对每一个病证的主证记述精简,重点突出。如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中第八节:“产后风,持续数日不解,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心下闷,乾呕,汗出,虽久,阳旦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098.html

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浅析_【中医宝典】

...人类的养生活动起源很早,但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则始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内经中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人们还仍然广泛地借鉴和发扬着其中的许多精华。 笔者就内经中养生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浅谈一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812.html

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冬天气候寒冷,阳气深藏,需要温补,应多食温热性食品,如高热量、高蛋白的肉类,以提高机体耐寒能力。饮膳正要也有类似论述:“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不可一于温也。禁温食及衣服。”指出在阳气升发的春季,不可一味温补阳气,应常吃一些清淡甘凉的水果...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55.html

咳逆_伤寒大白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嗽,不独肺也。此言咳嗽主肺,然别经亦有之,于是详列十二经络主咳症形以治内伤。至伤寒论太阳,论咳两条,皆曰心下有水气,皆用小青龙汤。此以水饮内,心下太阳表症未解,用发散心下水饮主治。其少阳云∶咳者,小柴胡...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dabai/682-10-14.html

共找到492,1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