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氏医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清·顾靖远撰于1718年。十六卷,共六种。即素灵摘要内景图解脉法删繁格言汇要本草必备症方发明。此六种皆系作者选录内经伤寒论及历代中医著作中的精华部分,并结合个人学术经验加以归纳整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68/1562.htm

顾氏医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清·顾靖远撰于1718年。十六卷,共六种。即素灵摘要内景图解脉法删繁格言汇要本草必备症方发明。此六种皆系作者选录内经伤寒论及历代中医著作中的精华部分,并结合个人学术经验加以归纳整理...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938.htm

校正医书局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于1057年设立一个校对,整理和刊印医学书籍机构。宋以前,我国医学书籍已很丰富,但由于活字版印刷术尚未发明和广泛应用,医书多靠手抄或刻版流传,出现不少错误。校正医书局曾对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脉经...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63.htm

古脉学发掘研究之一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卢氏晚年著作,并未完稿,然而它无疑是古脉学研究发掘先驱者和奠基人。在王琦对学古诊则序文上说:“医家以望闻问切为四要,夫闻与问按式而行之,如以灯取影,罔有不合,无难也,若望色一端,所恃者目力之精巧,辨之于隐微之间,用之稍难矣。至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76.html

伤寒论直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厥阴、二少阴、三太阴、而后三阳,是为气传。病邪传变由三而一,即由太阳、阳明、少阳而后三阴,称为病传。气传日传一经,病传不拘时日,总之张氏融汇内经理论以阐注仲景伤寒论,对读者理解经义并联系临床实际,有一定帮助。末附伤寒附余一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08.htm

伤寒论直解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一厥阴、二少阴、三太阴、而后三阳,是为气传。病邪传变由三而一,即由太阳、阳明、少阳而后三阴,称为病传。气传日传一经,病传不拘时日,总之张氏融汇内经理论以阐注仲景伤寒论,对读者理解经义并联系临床实际,有一定帮助。末附伤寒附余一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18.htm

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吴考(般^木)编纂。刊于1924年。编者认为伤寒论注本虽多,各家也有不少精辟见解,但“以辞害义,依样葫芦,亦复不少”(见自序)。遂广采百家注文颇具一得之见者选择伤寒论各篇。非但能折衷各家,而且能发皇古义。在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66/254.htm

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吴考(般^木)编纂。刊于1924年。编者认为伤寒论注本虽多,各家也有不少精辟见解,但“以辞害义,依样葫芦,亦复不少”(见自序)。遂广采百家注文颇具一得之见者选择伤寒论各篇。非但能折衷各家,而且能发皇古义。在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89.htm

伤寒论“几几”之音义再考——兼与贾延利老师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商洪涛 江苏省中医院 近读中国中医药报5月16日贾延利“伤寒论几几之我见”一文,对其中有关“内经伤寒论中的‘几几’实是‘沉沉’坏字,是沉重之义”看法不敢苟同。 记得笔者2004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88.html

伤寒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临床提出一些创造性见解,代表了当时伤寒论研究水平。是学习研究伤寒证治参考读物。现存日本刻本及景岳全书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74.htm

共找到1,085,41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