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论大法_伤寒法祖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按仲景自序.言作伤寒.合十六卷.则伤寒未尝分为两书也.凡条不贯伤寒者.即与同义.如太阳之头项强痛.阳明之胃实.少阳之口苦咽干目眩.太阴之腹满吐利.少阴之欲寐.厥阴之气上撞心等症.是六经之为.不是六经之伤寒.乃是六经分司诸...

http://qihuangzhishu.com/837/4.htm

寒_广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若早得救疗,血温气通则生。又云冻死一日犹可治,过此则不可。(病源)夫寒者,乃天地杀厉之气,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藏为肾,故寒喜中肾。肾之,多使挛急疼痛,昏不知人,挟风则眩晕,兼湿则肿疼,治之唯宜温剂,不可吐下,皆逆也。然寒性虽喜归...

http://zhongyibaodian.com/zabingguangyao/483-4-4.html

咽痛_伤寒说意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人脉尺寸俱紧,是表里皆实,法当无汗,而反汗出者,阳亡而不守也,此属少阴脏病,必当咽痛而复吐利。以少阴水旺土湿,升降倒行,胃逆而贼于甲木,则为呕吐,脾陷而贼于乙木,则为泄利,甲木上冲,浊气壅塞,是以咽痛也。凡少阴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

http://qihuangzhishu.com/1295/121.htm

张仲景贡献

...证候及临床治疗法度,因此辨证论治不仅为诊疗一切外感热病提出了纲领性法则,同时也给中医临床各科找出了诊疗规律,成为指导后世医家临床实践基本准绳。 伤寒体例是以六经统病证,周详而实用。除介绍各经病证典型特点外,还叙及一些...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283.html

跋庞安常伤寒论_伤寒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古之良医,皆不预为方,何也?之来无穷,而方不能尽,使不工者惑其疑似而用之,则害大矣。惟仲景伤寒论处方,纤悉必具,又为之增损进退之法,以豫告人。嗟夫!仁人之用心,且非通神造妙者不能为也。庞安常又窃忧其有病证而无方者,续着为数卷,...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ongbinglun/746-15-0.html

伤寒序_医学入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外伤以辨之。伤寒之书,至此可谓全且备矣。奈何今之医者,或读伤寒一二,而不理会内伤,或窃内伤一二,而不理会伤寒!主伤寒者,专一发散;主内伤者,专一温补,内外莫辨,杀人惯矣。陶节庵曰∶医者不可一日不读伤寒,以活心源。愚谓读伤寒而不读...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rumen/346-10-1.html

温疫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温疫(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伤寒不同。 自叙 上卷 原 温疫初起 传变不常 急证急攻 表里分传 热邪散漫 内壅不汗 下后脉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yilun/index.html

伤寒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清·郑钦安 [民间医网 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志愿编撰组] 电子版序 郑钦安原序 张仲景原序(校补) 前言 凡例 伤寒一百一十三方总目 一百一十三方总目 太阳上篇 计一十四方 太阳中篇 计三十五方 太阳下篇 计一十四方 阳明上篇 计...

http://qihuangzhishu.com/1034/index.htm

温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治法。书详论温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这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有关外感着。它第一次认识到温疫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后世许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54.htm

温疫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参考古今医案,创造了一些较有实用价值治法。书详论温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这是在伤寒论成书1400年之后医学史上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有关外感着。它第一次认识到温疫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后世许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61.htm

共找到1,109,6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