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次第,乱于叔和,《伤寒》之亡,亡于次第紊乱而下士不解也。使次第非乱,则《伤寒》虽玄,读之不过二三年,无不解矣。仆于破裂纷乱之中,条分缕晰,复其次第之旧。纵与仲景篇次未必悉合,然而源委明白,脉络清楚,《伤寒》之理著,仲景之法传矣。叔...
...《伤寒贯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泾)着。八卷。根据病证治法的不同,把《伤寒论》条文重编为正治法、权变法、斡旋法、救逆法、类病法、明辨法、杂治法等类。 卷一/太阳篇上 辨列太阳条例大意 太阳正治法第一 太阳病脉证三条 桂枝汤...
...慨。原其由然,非无所本,盖本于李子建之《伤寒十劝》。《十劝》之中,惟八劝曰∶病已在里,不可发汗;九劝曰∶饮水不可过多;十劝曰∶病后当忌饮食房劳;凡此三者,皆为得理,然亦人皆知之,无待其为劝矣。此外七劝,则悉忌温补。如一劝云∶伤寒头痛及身热,...
...伤寒温病著作。简称《寒温条辨》。六卷。清·杨浚撰于1784年。自《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和《难经》“伤寒有五”以来,伤寒与温病便易于混淆。作者有鉴于此,遂采集诸家学说予以详辨。卷一列述伤寒与温病的脉证、病因、治法等多方面内容...
...伤寒温病著作。简称《寒温条辨》。六卷。清·杨浚撰于1784年。自《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和《难经》“伤寒有五”以来,伤寒与温病便易于混淆。作者有鉴于此,遂采集诸家学说予以详辨。卷一列述伤寒与温病的脉证、病因、治法等多方面内容...
...无常分,事无常所。非可以阴阳定也。尊卑有常序,终始无常主(3)。故《系辞》但论四爻功位之通例,而不及初上之定位也。然事不可无终始,卦不可无六爻,初上虽无阴阳本位,是终始之地也。统而论之,爻之所处则谓之位,卦以六爻为成,则不得不谓之六位时成也...
...伤寒著作。二卷(即《景岳全书》卷七-八)。明·张介宾撰。张氏据《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阐述伤寒多种病证,并从八纲的角度予以辨析。其治法主张“古法通变”,吸取《伤寒论》以后诸家的学术经验,并将有关方剂加以归类分析,结合...
...伤寒著作。二卷(即《景岳全书》卷七-八)。明·张介宾撰。张氏据《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阐述伤寒多种病证,并从八纲的角度予以辨析。其治法主张“古法通变”,吸取《伤寒论》以后诸家的学术经验,并将有关方剂加以归类分析,结合...
...伤寒著作。又名《伤寒方论》。一卷。清·徐彬撰。刊于1667年。作者推崇喻嘉言《尚论篇》,但认为喻氏书略于方论,遂用心于此,选录《尚论篇》中论证大意,分注于《伤寒论》113方之下,并能于方解中发挥己见以阐析仲景立方深意,可从方论中体会辨证选...
...伤寒著作。又名《伤寒方论》。一卷。清·徐彬撰。刊于1667年。作者推崇喻嘉言《尚论篇》,但认为喻氏书略于方论,遂用心于此,选录《尚论篇》中论证大意,分注于《伤寒论》113方之下,并能于方解中发挥己见以阐析仲景立方深意,可从方论中体会辨证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