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丧的解释_互丧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彼此(都)灭亡。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 subjugate a country from one to the other 六国互丧。——宋· 苏洵六国论...

http://hanwen360.com/c/356108.html

六国论赏析二_【古诗文大全】

...六国论一开始,首先提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劈头四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就斩钉截铁地给六国之所以灭亡定下结论。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不在于它们的武器不锐利,也不在于它们仗打得不好,而是在于他们一味地拿土地...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9933.html

一隅之说的解释_一隅之说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片面的说法;偏见。 后汉书·王充等传论:“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说。”李贤注:“一隅谓一方偏见也。” 或曰:‘赏所以使人,不先赏,人不为我用。’是皆~也,非通论也。 ◎宋·苏洵衡论上·御将...

http://hanwen360.com/cy/303067.html

一蹴而就的解释_一蹴而就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宋·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从前所受,皆为大略,~于繁赜,毋乃不可! ◎清·吴趼人痛史·原叙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http://hanwen360.com/cy/330836.html

以微知着的解释_以微知着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微:微小;着:显着。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宋·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

http://hanwen360.com/cy/17884.html

谗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谗"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谗的解释

...——左传·昭公三年。服注:“疾谗之鼎。” 取彼谗人。——后汉书·马援传 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屈平不。因谗之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谗谤(诋毁,诽谤);谗言冷语(毁谤、讥刺的冷言冷语) 说别人坏话的人 ...

http://hanwen360.com/x/8C17.html

偃旗仆鼓的解释_偃旗仆鼓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 宋·苏洵权书·法制:“偃旗仆鼓,寂若无气,严戢兵士,敢哗者斩。”...

http://hanwen360.com/cy/333676.html

送陆权叔提举茶税苏洵_诗词_【文学360】

...君家本江湖,南行即邻里。 税茶虽冗繁,渐喜官资美。 嗟君本笃学,寤寐好文字。 往年在巴蜀,忆见春秋始。 名家乱如发,棼错费寻理。 今来未五岁,新动盈几。 又言欲治,杂说书万纸。 君心不可测,日夜涌如水。 何年重相逢,只益使...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6462.html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解释_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月晕出现,将要刮风;础石湿润,就要下雨。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 燥湿为天地自然之气,~,人以此测于几先者,固古今一致...

http://hanwen360.com/cy/303742.html

弹冠相庆的解释_弹冠相庆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禹弹冠。’”宋·苏洵管仲论:“一日无促,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偏正式;作谓语;含...

http://hanwen360.com/cy/55507.html

共找到574,5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