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的中医藏象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99.html

中医理论与五行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不仅要考虑发生病变的脏腑本身,还应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控制疾病的传变。正如《难经》所论述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脾。 中医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 1. 补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02.html

黄帝内经的治则学说_【黄帝内经】

...研究治疗法则的学说称治则学说。《黄帝内经》对治疗法则是颇有研究的,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概括: 1.防微杜渐: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饮食有节,...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87.html

如何运用五行学说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升发,疏泄则能助脾胃消化吸收,升发能使气机舒畅,称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由于肝属术,常简称术喜条达。土有化生万物的特性,用米比喻脾胃为生化之源的生理特点,故以脾配属于土。由于脾胃属土,常以土生万物来概括脾胃生化水谷精微,以供人体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20.html

衰老机理的学说_《老年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导致衰老,其与衰老的确切关系尚等进一步证实。有关自由基与衰老的关系目前仍在活跃研究中。四、体细胞突变学说突变与变异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变异一般是指物种在漫长的自然选择压力下,由于适者生存的原则而使自身遗传基因发生的某些有益于自身完善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laonianxue/982-4-1.html

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春秋战国时的阴阳概念有两种意义,其一是指两种基本的物质之气,春秋时期人们已认识到阴阳之气的正常与否关系到天象、气候、物侯等自然现象的正常与异常。战国时期的阴阳学说还着重阐述了阴阳二气的盈虚消长、升降出入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季节、气候和...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62.htm

五轮学说_《中医眼科学》_中医五官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眼科将眼局部由至内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等五个部分,分别内应于脾、心、肺、肝,肾五脏,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总称五轮。据考,五轮最初出现于晚唐时期的《刘皓眼论准的歌》。在我国现存医籍中,则以《太平圣惠方·...

http://qihuangzhishu.com/82/13.htm

按端挤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按人体的中轴而言,前后侧移位(即上、下侧移位,用按法,即两手拇指按其突出的骨折一端向下,余指提起下陷骨折的另一端向上;内外侧移位(即左、右侧移位)用端挤手法,即用一手端正骨折一端,另一手将向突出的骨折另...

http://qihuangzhishu.com/194/510.htm

藏象学说—心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心居于胸腔,横膈膜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称之为君主之官。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与舌、面等有联系。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426.html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无形有形都是气存在的方式。可见,精气学说从宏观角度辩证地把握了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精气学说认为,气不是静止的,而是生机勃勃、运动不息的物质。《素问 ·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878.html

共找到373,8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