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一、医事制度 (一)太医院 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医事制度多沿袭明朝旧制。顺治元年(1644)设太医院为独立中央医事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诊视疾病、配制药物,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最初设院使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正六品),掌太医院事...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80.html

中医除病与养正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相类,现今临床常用抗菌素,放疗、化疗等先进手段来达到治病目的,限于历史条件,张氏当时只能用汗、吐、下三法来驱除疾病。补养派则以明代张介宾和清代叶天士为代表,他们观点是疾病发生在人体上,治病不能忽视载病之体这个根本前提,张氏主张峻补精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027.html

中医词典拼音Z:第十五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有关温暑病症临床心得。包括舌苔辨、伤寒治论、湿邪、瘄疹、风温、热入心室、痢、疟、暑湿、伏暑等内容。结合个人治案较深入地论析病症、用药强调因地制宜,构成本书特点。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张士骧清代医家。字伯龙,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因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1-15.html

气功与中医有什么关系_气功养生_【中医宝典】

...春秋战国时期以前,气功已成为一种重要医疗保健方法。 从中医发展史上看,我国历代医家对气功都很重视。不仅在著作中有对气功论述,而且许多名医本人也是气功实践家。如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名著《金匮要略》一书中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呐,针灸膏摩,...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77.html

新安医家:医以活人为心_【中医宝典】

...深入人心。故新安人为官者多理学名臣,为士者多硕儒,为商者多儒商,为医者多儒医。在儒学思想影响下,新安地域出现了900多位医家和通医者,自宋以来尤其在明清时期,形成了中医界业绩卓著一个医家群体,不仅以800多部医著推进了祖国医学事业发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693.html

叶天士家传秘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一卷。原题清·叶天士撰。本书原无刊本,于1929年刊行《回澜社影印医书四种》时曾据旧钞本影印。书中论述小儿胀病、腹中虫痛、积痛、吐泻、呕吐、泄泻、痢疾、疳、疸、肺脏主病、喘嗽、肾脏主病等小儿杂病论治。虽说不够完整,但其中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800.htm

叶天士家传秘诀》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儿科著作。一卷。原题清·叶天士撰。本书原无刊本,于1929年刊行《回澜社影印医书四种》时曾据旧钞本影印。书中论述小儿胀病、腹中虫痛、积痛、吐泻、呕吐、泄泻、痢疾、疳、疸、肺脏主病、喘嗽、肾脏主病等小儿杂病论治。虽说不够完整,但其中辨证...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040.htm

白素贞文学作品_古代美女_【文学360】

...清《白蛇传·断桥》年画目前有文字记载白娘子最早成型故事是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关于白蛇化身为人,蛊惑男人故事虽然可以上溯到唐代传奇小说,但是,真正将白蛇写成一个很有人性女妖,却是从这篇《白娘子永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444.html

清代医事制度以及医学教育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一、医事制度 (一)太医院 鸦片战争以前,清代医事制度多沿袭明朝旧制。顺治元年(1644)设太医院为独立中央医事机构。为帝后及宫内人员诊视疾病、配制药物,也担负其他医药事务。最初设院使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正六品),掌太医院事...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29.html

孟姜女故事起源_古代美女_【文学360】

...孟姜女孟姜女故事,作为中国最具特色四大民间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孟姜女传说一直以口头传承方式在民间广为流传。直到20世纪初,在“五四”精神推动下,她才被纳入到...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8452.html

共找到856,3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