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博士研究生罗宾在纪立农和毛腾淑教授的指导下,通过对217个2型家系中的713名成员及173位散发2型糖尿病病例和118名正常对照人群的研究,发现urotensinii(尾加压素)基因中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
...1.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鉴别 典型病例,临床可根据起病年龄、起病缓急、酮症易感以及是否胰岛素治疗等初步对1型或2型糖尿病作出鉴别,但临床上常遇到不少病例仅根据临床表现难以鉴别,需全面综合考虑,以便采取合理治 2.肝源性糖尿病 肝脏与...
...降压药或可增加新发糖尿病 该病预后目前尚未明确 编者按 高血压病在我国的发病趋势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血压已成为医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虽然在这一领域有很多新的...
...的更好,在9个月的随访期内对其血糖的控制水平更好。出乎研究人员意料之外的是,本研究中发现患者的自尊水平与其对自己照顾的好坏没有相关性。这一发现提示,如果医生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对自己控制疾病进展的能力建立起较强的信心,患者将会从中受益。这在...
...共同努力,才能改变糖尿病,并最终战胜糖尿病。 ▲保护β细胞促进血糖控制 β细胞可以通过感知代谢状态和严重高血糖时的即刻变化,适时调整胰岛素分泌。研究表明,糖尿病的主要类型均源于β细胞数量的绝对减少(1型糖尿病)或相对减少(2型糖尿病)。...
...自身蛋白的自体抗体。这种被命名为ia-2的自体蛋白,通常存在于胰腺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中。 i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此病是由自身抗体和抗炎细胞(破坏分泌胰岛素的正常组织的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而胰岛素是一种把葡萄糖储存到细胞中以供能量代谢的...
...检查 检查晚餐后10小时以后的血糖值,是受饮食情况影响最小的检查方式。如检查结果血糖值高于7.Ommol/L,则判定为“疑似糖尿病”,,与随机血糖检查类似,应再次进行检查,如结果仍然超过标准,则可确诊为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测试 在检查空腹...
...严格控制血糖就是要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即空腹血糖水平为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为7.8mmol/l。为了达到糖尿病的控制目标,除了、运动、药物等治疗外,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也是治疗手段之一。 糖尿病患者自我...
...webmd医学新闻:美国专家日前在发表于《》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缓解紧张感对于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都具有不亚于某些常规药物的控制血糖作用。通常都认为紧张感会使糖尿病恶化,因为这会诱发多种与能量动员有关的激素被释放,即所谓的‘攻击或躲避反应’,...
...改善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每次餐前服药,经肾排泄少。 5.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文迪雅)、帕格列酮。属噻唑烷二酮类,通过与pparγ受体结合起作用,可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主要用于胰岛素抵抗明显的2型糖尿病患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