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思想的当今价值呢?对他的思想又如何评估呢?《天下篇》的作者说他所守的是“雌”(柔弱之意)、是“辱”(受垢之意);而所取的是“后”、是“曲”,是“人皆取实,己独取虚”。《荀子·天论》篇也说:“老子有见与诎,无见于信。”这“诎”就是屈曲的...
...首先谈“治人事天,莫若啬”。上面提到,“啬”可以解释为治国安邦的根本原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节俭的美德。老子提出“啬”这个观念,这在春秋末年的思想界是很独特的。老子把“俭”当作“三宝”之一,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
...观点,而要去注意那些“易”、“老”原典中没有出现而为王弼所阐发的观点。三、王弼于《老子指略》中的观念重点: 1、在天地万物之间有一个万物宗主,它是无形无名的,惟其无形无名故才能为品物宗主。 2、万物宗主必须藉万事万物的流行来彰显它自己,但是...
...《老子无为思想》 一、老子无为哲学之时代背景 老子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但是老子生平行踪幽隐,而且他的姓名与生卒时间都各有见解,没有定论。不过,我们最主要的是根据他所流传下来的言论来了解他的思想精髓。 老子姓李,名耳,字...
...表现出用之不盈无所不入的作用。婴儿是人的开端,少年、壮年、老年都以之为起点,但婴儿浑沌无知,与天地之和合而为一。“和”所表示的统一,包含着对立在内,是有永恒性的,所以说“知和曰常”。(《论老子》,第69页)老子承认“万物并作”的世界的多样性和...
...理论根据。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
...兵要义述》中说,“五千之言”的《老子》“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此论断有些不切实际。从本章内容看,老子是反战的。他认为,如果是被迫卷入战争,就应该采取完全的守势,这是他把谦退忍让、无为静柔的哲学思想,通过军事再次表述出来,而老子并不是兵家...
...窦猗房与“黄老”治国 汉朝建立以后,以前朝为戒,积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休养生息、黄老无为”的思想,这对促进汉初经济恢复,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窦后是“黄老”思想的坚决贯彻落实者,也是继承发展者,她主张在清静无为的环境中恢复和发展经济。...
...如上一章所说,在老子研究中有一些注释家认为,这一章表达了老子的一套利用人民、统治人民的权术。例如,张松如先生说“这是向统治者献言,颇有点像班固所说的‘君人南面之术’。”(《老子校读》第365页)不过,张先生的观点并不完全等同于有些学者关于...
...读书人做的,这人就是老子后裔。老子做的是《道德经》,讲的都是元虚奥妙;他这“少子”虽以游戏为事,却暗寓劝善之意,不外“风人之旨”,上面载著诸子百家,人物花鸟,书画琴棋,医卜星相,音韵算法,无一不备;还有各样灯谜,诸般酒令,以及双陆、马吊、射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