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上纲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解剖名称。谓足太阳经筋分枝,统管眼之上部。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三:“足大(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其支者,为目上纲。”...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579.htm

自淫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从阴道流出过多白色粘液。可由于房事过度或下焦湿热所致。指男性房事过度,欲火妄动,因而精液自出现象(《素问·痿论》)。男子为精滑,女子为白带(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473.htm

自淫_经带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从阴道流出过多白色粘液。可由于房事过度或下焦湿热所致。指男性房事过度,欲火妄动,因而精液自出现象(《素问痿论》)。男子为精滑,女子为白带(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ziyin-731.html

沙苑子传说_【中医宝典】

...相传,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生了一位女儿,封为永乐公主。这个公主,名虽为永乐,可从生下到十四五岁,一直啼哭,没有安乐过一天。身子长得又瘦又小,面黄发焦,动不动就生病。李隆基贵为天子,对女儿病却毫无办法,请了多少名医,吃了多少贵重药,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93.html

蕲蛇酒传说_【中医宝典】

...蕲蛇,又名白花蛇、百步蛇。其名始于蕲州。蕲州有“四宝”:即蕲蛇、蕲龟、蕲竹、蕲艾。在《蕲州志》和李时珍《本草纲目》时,特地写进了蕲蛇酒。人们便都知道了蕲蛇酒能治麻风病。 庞生学医十分勤奋,不到10年,便医名远播。乡邻都说,李时珍慧眼识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02.html

杨上善(585-670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隋唐间医家。其里居欠详,尝先后任隋太医侍御、唐太子文学、太子司仪郎。精于医,诊疗无不愈。于《黄帝内经》深感兴趣,研究颇深。尝效法皇甫谧,对《素问》、《灵枢》加以重新编排、注释,成《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此为最早之《内经》注本,有甚高之文献...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009.htm

中医自学手册之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总结而已,就如黄帝内经一般,内照经,也有不足之处,而且较之黄帝内经,内照经则错误更多,因为它本身就是一本解剖书籍,中医谈解剖,无异于自取其短。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有趣神话,有些看了内照图道士,喜欢以此来证明道教内视术是真实存在,这种说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30.html

黄帝内经主要特点_【黄帝内经

...一、《黄帝内经》是人文,而不是纯自然。它是以人为核心,讲都是人,而不是物质。它具有一种强烈人文关怀,具有人文性。 《黄帝内经》二、《黄帝内经》讲人生命都是有差异,而不是普遍。比如说,它强调是“辨证论治”,注重人特异性、...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6.html

黄帝内经文化渊源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成书时间是在汉武帝以后,但不排除它一些篇章是在战国时期形成,但最后出版时间应该是在汉武帝以后。由此它必然受到汉武帝之前先秦哲学思想影响,诸子百家对《黄帝内经》都有影响,但主要是儒家和道家。 《黄帝内经》《周易》、《...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0.html

兰草汤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黄帝内经·素问》兰草汤 《素问》兰草汤 《医述》兰草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黄帝内经·素问》卷十三:兰草汤【处方】兰草30克(切)【功能主治】化湿调气。治脾瘅,口甘,中满。【用法用量】上一味,以水450毫升,煎至225...

http://zhongyaofangji.com/l/lancaotang.html

共找到847,17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