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痰证 杂病 温病 病因病机 摘要:本文从痰证理论的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了各历史时期痰证论治的特点和成就,经历了从痰饮论治发展到杂病治痰,再到温病治痰;从水、饮、湿的论治到百病治痰,再到从痰论治急性热病等不断发展的过程;反映了中医“痰...
...水液停聚证是指由于外感病因辨证/六淫,内伤七情,影响到肺、脾、肾对水液进行正常的输布排泄所引起的疾饮、水肿等病证。水液停聚主要表现为痰、饮、水、湿四种,湿的表现类似于病因辨证/六淫湿邪的辨证,所以在这里着重介绍水肿与痰饮。 1.水肿 水肿...
...腹,心下板硬疼痛。薛生白《湿热病篇》云:“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苔白,口渴不思饮。”若结于心下,按之痛者,名小结胸。治当清热利湿,通结下气,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胜湿,寒胜热”,“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目录 《片玉痘疹》参耆和气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片玉痘疹》:参耆和气饮【处方】人参、黄耆、连翘、牛蒡子(炒)、酒芩、葛根、蝉退、归身、归梢、木通、甘草。【功能主治】凉血补气。主痘疹如蚤之斑,蚊之迹,证属血至而气不随者。【用法用量...
...白芍6g 甘草4.5g 半夏10g 茯苓10g 细辛3g 五味子3g 生姜6片二剂药后汗出津津,当晚咳嗽大减,二剂后咳逆全止。患者得陇望蜀,因乳汁不足,要求同治,遂拟六君子汤加味治之。按:小青龙汤证病机,系外有表寒,内有水饮,致肺失宣降,通调...
...病证名。由心下或膈间停饮所致的眩晕。《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证见头目眩晕,怔忡心悸,或吐涎沫(见《证治汇补·眩晕》)。治宜通阳利水...
...目录 《证治准绳·类方》生铁落饮 《医学心悟》生铁落饮 《医述》生铁落饮 《医学心悟》生铁落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证治准绳·类方》卷五:生铁落饮【处方】生铁落30克 石膏15克 龙齿(研)15克 白茯苓(去皮)防风(去声)各...
...目录 《外科医镜》化毒漏芦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科医镜》:化毒漏芦饮【处方】漏芦2钱,连翘2钱,元参2钱,牛蒡子2钱,大黄(随证酌用),生甘草8分,犀角1钱(此味不可用升麻代之),黄芩1钱,蓝叶(或青黛亦可)。【功能主治】喉...
...目录 《喉科紫珍集》济阴化痰饮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喉科紫珍集》:济阴化痰饮【处方】小生地3钱,银花1钱5分,玄参1钱5分,广皮7分,远志8分,柴胡8分,桔梗1钱2分,川贝1钱,赤苓2钱,甘草6分。【功能主治】济阴化痰。主喉证。【...
...通络的香附旋复花汤加减治愈的,说明本方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据我所知,临床治疗胁痛,确有忽视涤饮通络这一治法的。【老师】我认为首先是忽视了悬饮阻塞肝络引起胁痛这一特殊证型。大家知道,肝居胁下,经脉布于胁叻,故胁痛为肝病之确征。《灵枢·五邪篇》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