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资料-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日太白半月刊第二卷第五期“掂斤簸两”栏,署名越山。 〔2〕 “毒蛇化鳖”一类奇闻,当时常被记者作为新闻来报道,这里引文,是他们报道中的常用语。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13.html

海上述林上卷插图正误-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海上述林上卷插图正误〔1〕 本书上卷插画正误—— 58页后“普列哈诺夫”系“拉法格”之误;96页后“我们路”〔2〕系“普列哈诺夫”之误;134页后“拉法格”系“我们路”之误: 特此订正,并表歉忱。 【注解】 〔1〕 本篇最初印于...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57.html

两种“黄帝子孙”-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3〕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六月二十日太白半月刊第二卷第七期“掂斤簸两”栏,署名直入。 〔2〕 见林语堂在人间世半月刊第二十六期(一九三五年四月)发表谈中西文化一文。 〔3〕 “玩笑玩笑” 林语堂...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15.html

〈母亲〉木刻十四幅序-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母亲〉木刻十四幅序〔1〕 高尔基小说母亲一出版,革命者就说是一部“最合时书”〔2〕。而且不但在那时,还在现在。我想,尤其是在中国现在和未来,这有沈端先〔3〕君译本为证,用不着多说。 在那边,倒已经看不见这情形,成为陈迹了...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99.html

奔流凡例五则-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奔流凡例五则〔1〕 1.本刊揭载关于文艺著作,翻译,以及绍介,著译者各视自己意趣及能力著译,以供同好者阅览。 2.本刊翻译及绍介,或为现代婴儿,或为婴儿所从出母亲,但也许竟是更先祖母,并不一定新颖。 3.本刊月出一本,约...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07.html

奇怪日历-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一,二三,北京。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七日晨报副刊,署名敖者。 〔2〕 土曜日 即星期六。旧时有一种来源于古巴比伦历法,称七曜历,以日、月和火、水、木、金、土五星代表一个星期七天,日曜日为星期日,月曜日...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40.html

对于“笑话”笑话-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对于“笑话”笑话〔1〕 范仲胺〔2〕先生整理国故是在南开大学讲演,但我只看见过报章上所转载一部分,其第三节说: “……近来有人一味狐疑,说禹不是人名,是虫名,我不知道他有什么确实证据?说句笑话罢,一个人谁是眼睁睁看明自己从母腹...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39.html

不走正路安得伦小引-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所谓‘永久底’性质描写,用别的话来说,就是更深刻地捉住了展在我们之前现象和精神状态,深刻地加以照耀,使这些都显出超越了一时底,一处底界限兴味来了。” 3.这篇小说,就是他短篇小说人生面目一篇,故事是旧,但仍然有价值...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79.html

聊答“……”-出自拾遗_【鲁迅全集】

...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三月五日京报副刊 〔2〕 “必读书”栏 一九二五年一月间京报副刊为征求“青年必读书十部”印发了一种表格,分上下两栏,上栏是“青年必读书”,下栏是“附注”。参看华盖·青年必读书 〔3〕 清朝割台湾旅顺等地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40.html

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沈兼士,〔5〕周作人。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京报 许广平在她所保存这一宣言铅印件旁写有附注:“鲁迅拟稿,针对杨荫榆感言仗义执言,并邀请马裕藻先生转请其他先生连名宣言。” 〔2〕 评议部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33.html

共找到1,177,3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