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七五年起专为该刊作插画,直至去世。 〔5〕 Baudelaire 波特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他的作品充满厌世的颓废情调,著有诗集《恶之华》等。 〔6〕 印象主义 即印象派。它在绘画技法上探求光与色的表现效果,强调瞬间印象...
...商量起来,终于决定将现有的钱竭力节省,一面登“小广告”去寻求钞写和教读,一面写信给《自由之友》的总编辑,说明我目下的遭遇,请他收用我的译本,给我帮一点艰辛时候的忙。 “说做,就做罢!来开一条新的路!” 我立刻转身向了书案,推开盛香油的瓶子和...
...《苦闷的象征》广告〔1〕 这其实是一部文艺论,共分四章。现经我以照例的拙涩的文章译出,并无删节,也不至于很有误译的地方。印成一本,插图五幅,实价五角,在初出版两星期中,特价三角五分。但在此期内,暂不批发。北大新潮社代售。 鲁迅告白。 【...
...原为捷克民族聚居地区。 〔5〕J.Kollár 扬·柯拉尔(1793—1852),捷克诗人。他以民族语言写作,为捷克文学最早缔造者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斯拉夫的女儿》等。 〔6〕纳卢达(J.Neruda) 现译聂鲁达,捷克诗人、政论家,捷克...
...着这胡涂固执的董·吉诃德,怎样因游侠而大碰钉子,虽由革命得到解放,也还是无路可走。 并且衬以奸雄和美人,写得又滑稽,又深刻。前年曾经鲁迅从德文重译一幕,登《北斗》杂志上,旋因知道德译颇有删节,便即停笔。续登的是易嘉直接译出的完全本,但杂志...
...内山书店 上海四马路五一二号文艺新闻社代理部(此二代售处,特价券均发生效力。) 上海三闲书屋谨启 【注解】 〔1〕 本篇最初刊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文艺新闻》第三十七号。 《毁灭》和《铁流》原是鲁迅为上海神州国光社编辑的《现代文艺丛书》...
...,而性解〔5〕思惟,实寓于此。中国译界,亦由是无迟莫之感矣。 己酉正月十五日。 【注解】 〔1〕《域外小说集》 鲁迅与周作人合译的外国短篇小说选集。 共两册,一九○九年三月、七月先后在日本东京出版,署“会稽周氏兄弟纂译”,周树人发行,上海...
...送增田涉君归国〔1〕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2〕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十二月二日 〔1〕 《鲁迅日记》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日:“作送增田涉君归国诗一首并写讫,诗云:‘扶桑正是秋光好,……。’” 增田涉(1903—...
...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八日《语丝》周刊第九十四期。原题《记鲁迅先生的谈话》,署名培良。 〔2〕培良 向培良,湖南黔阳人,文学团体狂飙社的主要成员。 曾为《莽原》周刊写稿。后来堕落为国民党反动派的走卒。 〔3〕《工人绥惠略夫》 俄国阿尔志跋绥夫(M.]...
...、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在中国的价值,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在鲁迅逝世后,他的侄女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以一个晚辈...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