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臣·韩非子

...;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将相之管主而隆家,此君人者所外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此四美者,不求诸外,不请于人,议之而得之矣。故曰人主不能用其富,则终于外也。此君人者之所识也。 昔者纣之亡,周之卑,皆从诸候...

http://wenxue360.com/guji/3497.html

不耻最后的解释_不耻最后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因为跑到最后而感到可耻。比喻凡是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达到目的。 《韩非子·喻老》“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记得韩非子曾经教人以竞马的要妙,其一是‘~’。 ◎鲁迅《华盖集·补白》 动宾式;...

http://hanwen360.com/cy/381435.html

韩非子·问辩译文

...有人问道“辩说是怎么产生的呢?” 韩非回答说“产生于君主的不明智。” 问话的人说“君主不明智就产生辩说,为什么呢?” 韩非回答说“在明君的国家里,命令是最尊贵的言辞,而法律是处理政事的最高准则。除命令外,没有第二种尊贵的言辞;除...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141.html

三守·韩非子

...待誉而后利之;憎人不独害也,待非而后害之。然则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矣。恶自治之劳惮,使群臣辐凑之变,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此谓三守不完。三守不完,则劫杀之征也。 凡劫有三有明劫,有刑劫,人臣有大臣之尊,外操国要以...

http://wenxue360.com/guji/3509.html

法家类_经史子集_【四库全书】子部-中国古籍

...韩非子作者韩非《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

http://wenxue360.com/guji/fajialei.html

韩非子·南面译文

...不符合,事情即使办成了也一定要使他受到应得的惩罚,这就叫做使用臣下的方法。 臣下为君主筹划事情而恐怕别人非议,就预先放风说议论这件事的人,就是嫉妒这件事的人。君主信了这种话,不再听取群臣的意见;群臣害怕这种话,不敢再议论。这两种局面起了...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118.html

老子·道经·第一章评析

...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86.html

韩非子·饰邪译文

...赵军进至阳城,秦军攻占赵的邺地;等到庞援引兵往南救援时,鄣一带却又全被秦军占领了。所以我说赵国的占卜即使对攻打燕国缺乏远见,也应对秦攻赵有所预见。秦国根据自己的“大吉”,开辟疆土既得实惠,救援燕国又得美名,赵国根据自己的“大吉”,领土削减...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119.html

韩非子·安危译文

...使国家安定的方法有七种,使国家危乱的途径有六种。 安定的方法一是赏罚根据是非;二是福祸根据善恶;三是生死根据法律;四是人贤和不贤是实际存在的,但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进行判断;五是愚和智是客观存在的,但不能根据别人的诽谤或赞美来确定;六是...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125.html

韩非子·说难译文

...大凡进说的困难不是难在我的才智能够用来向君主进说,也不是难在我的口才能够阐明我的意见,也不是难在我敢毫无顾忌地把看法全部表达出来。大凡进说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用我的说法适应他。进说对象想要追求美名的,却用厚利去说服他,就...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2112.html

共找到427,97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