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内经》四时养生的。观点,认为:人与自然相应,顺应自然环境变化则健,违逆自然环境的变化则病。强调要'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四时养老总序第八》),书中对于春、夏、秋、冬四时的摄养分节论述甚是精详。 (四)重视起居将护。陈氏认为年老之人,...
...华谷储泳曰:《脉诀》以女人尺脉盛弱,与男子相反为背看。夫男女形体绝异,阴阳殊途,男生而覆,女生而仰,男则左旋,女则右转,男主施,女主受,男之至命在肾,处脏腑之极下,女之至命在乳,处脏腑之极上,形气即异,脉行于形气之间,岂略不少异也?此褚氏...
...卢氏晚年的著作,并未完稿,然而它无疑是古脉学研究发掘的先驱者和奠基人。在王琦对《学古诊则》作的序文上说:“医家以望闻问切为四要,夫闻与问按式而行之,如以灯取影,罔有不合,无难也,若望色一端,所恃者目力之精巧,辨之于隐微之间,用之稍难矣。至于...
...刘氏选录《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中部分论述予以校正,并补充了一部分内容。书中夹有一些糟粕,从而使脉义晦涩不清。后编入《三三医书》中。现存初刻本及《三三医书》本。《丹溪先生医书纂要》综合性医书。简称《丹溪纂要》,或名《医书纂要》二卷。明·卢和编注...
...以丹溪为主,摘选刘河间、张于祁、李东垣等诸家医方、家传及个人历验效方附于后。本书是一部综合性临床参考书,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四、《针灸聚英》《针灸聚英》又名《针灸聚英发挥》,高武撰。刊于嘉靖八年(1529)。现存版本可分两类:一为4卷本,如...
...喉科著作。二卷。清代作品,撰人与撰年均不详。现有两种版本,其一刊于1860年,名《经验喉科紫珍集》,又名《重录增补经验喉科紫珍集》,原题燕山窦氏原本,朱翔宇嗣辑。其二刊于1874年,名《喉症全科紫珍集》,原题黄梅溪秘藏,朱纯衷得授,朱翔宇...
...喉科著作。二卷。清代作品,撰人与撰年均不详。现有两种版本,其一刊于1860年,名《经验喉科紫珍集》,又名《重录增补经验喉科紫珍集》,原题燕山窦氏原本,朱翔宇嗣辑。其二刊于1874年,名《喉症全科紫珍集》,原题黄梅溪秘藏,朱纯衷得授,朱翔宇...
...六度、是为三次三十六,合前共计一百单八,为大周,曰百八诀也。凡遇各脏之病,即根据各诀行之,不拘时候,大约阳时,不拘以数限。总之三百六十以应周天之数,尤为神妙。然修养家又谓肾无泻法,故曰四时常用嘻,八节不须吹也。又考《四时常摄论》,春,肝气盛者...
...杂症、药品揭要、及吴锦堂、胡俊心二氏的外科医案。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外科选要》外科著作。二卷。清·唐黉辑,刊于1776年。此书系选录《外科正宗》、《外科大成》、《证治准绳·疡医》等书中重要而实用的内容汇编而成,于初学及临床医生...
...方法不同,对于“证”也有不同的理解,可以说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证”。脏腑辨证导源于《内经》,《内经》产生在周秦阴阳五行学说盛行之际,《内经》把它同医学相结合,富含哲理,《内经》的脏腑辨证是按“藏(脏)居于内,形见于外”,从患者的外象来推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