腨[疒肙]_杂病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腨”:即腓肠肌,“[疒肙]”肓,酸痛。指腓肠肌酸痛的症状。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shuan_bingyuan-2172.html

《黄帝内经》全文_【黄帝内经】

...第二 生气通天论《素问》第三 金匮真言论《素问》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第五 阴阳离合论《素问》第六 阴阳别论《素问》第七 灵兰秘典论《素问》第八 六节藏象论《素问》第九 五藏生成《素问》第十 五藏别论《素问》第十一 ...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98.html

阴阳的离合机制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以上我们讨论了三阴三阳引入厥阴、阳明的意义,三阴三阳建立起来后,中医的基本模型便随之确定。所以,到了《素问》的第六,就专门有一个“阴阳离合论”。怎么叫“阴阳离合”呢?首先从“合”的角度讲,合就是从综合来看,从总体来看,它谈的是很基本的...

http://qihuangzhishu.com/145/56.htm

真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名词。即真脏脉。《素问·阴阳别论》:“凡持真脉之藏脉者,肝至悬绝急,十八日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83.htm

阴阳应象大论_《黄帝内经·素问》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

http://qihuangzhishu.com/100/8.htm

_【中医宝典】

...寸口位于手腕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动脉(桡动脉),古代又称“气口”或“脉口”。历代医家在此部位切按动脉搏动的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是中医诊察病证的方法之一。 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素问·五脏别论》说,“胃为水谷之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1.html

阴阳转化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事物的阴阳两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阴阳互根;在病理上,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证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在生理上,阴生于阳,阳生于阴,表现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yangzhuanhua-2032.html

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指滑动应指、圆转而过的脉象。一说脉象如水之溜。《素问·阴阳别论》:“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②小股水流。《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http://qihuangzhishu.com/191/852.htm

结阳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是肢浮肿的病理之一。四肢为诸阳之本,四肢的阳气凝结,不得宣通,则水液停滞不行,故出现浮肿。...

http://qihuangzhishu.com/109/788.htm

结阳_病理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语出《素问·阴阳别论》。是肢浮肿的病理之一。四肢为诸阳之本,四肢的阳气凝结,不得宣通,则水液停滞不行,故出现浮肿。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jieyang-195.html

共找到85,09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17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