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经》所谓阳附阴、阴附阳者,阴阳谓表里,附谓薄也。阳附阴,即表邪内陷之谓;阴附阳,即里邪外乘之谓。病发于太阳则内薄,发于少阴则外薄,薄而不已必争。其与交、并之别∶交者表里不厘清,附者表多即里少,里多即表少也;并者表并于里即无表,里并于表...
...热,或感于五运六气,或伤于脏腑经络,皆不外阴阳二气,必有所本。故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知病所从生,知乱所由起,而直取之,是为得一之道。譬之伐木而引其柢,则千枝万叶,莫得弗从矣。倘但知见病治病,而不求其致病之因,则流散无穷,...
...差别。在中医阴阳论治中,是病邪与人体,药物与人体的作用,与人的意识无关,所以用的是有神论,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 中国的古人同样也是很聪明,发明了三才,天地为阴阳,人在其中也,没有人的参与,怎么会有定义上的阴阳。这便是三才定律。在古人的观测中,...
...虚疟由于平素元气虚弱,再感疟邪而发病。 【虚疟】 由于平素元气虚弱,再感疟邪而发病。发作时寒热交作,自汗倦卧,饮食减少,四肢乏力,脉弦细。本病也可因久疟未愈,脾胃虚寒而引起。发病时有寒热交作、饮食减少、倦怠肢冷、腹满便溏、脉濡弱等。...
...伤寒新愈,起居作劳,因而复病,谓之劳复。强食谷食,因而复病,谓之食复。男女交接,复而自病,谓之房劳复。男女交接,相易为病,谓之阴阳易,谓男传不病之女,女传不病之男,有如交易也。盖因其人新差,余邪伏于藏府,未经悉解,故犯之辄复也。学者于临证...
...阴阳偏胜包括阴偏胜和阳偏胜,是指在邪气作用下(或本身机能病理性亢奋)所致的阴或阳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偏衰包括阴偏衰(阴虚)和阳偏衰(阳虚),指阴或阳...
...伏也。是气之常,皆以阳气为言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天地之交,四时之序,惟阴阳升降而尽之矣。自子之后,太阳从左而升,升则为阳;自午之后,太阳从右而降,降则为阴。大而一岁,小而一日,无不皆然,...
...汗,每现于寒热之顷,此阴阳交争,正不胜邪,离线显露。如盗入人家,门户洞开,藩篱不固,主惫如斯,何堪与贼角胜负邪。请先救人,后医病。安波按∶病到此等地步,虽有卢扁,于命云何。...
...认为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既对立、又统一,制约和斗争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就人体来说,阴阳相互对立制约关系处于相对平衡时,人体表现出健康状态。若因某些因素影响,导致这种关系失去平衡时,便会出现...
...经曰∶阴阳交者死,谓岁当阳在左,脉反见右;岁当阴在右,脉反见左。左右交见是谓交。若左独然,或右独然,是不应,非交也,惟寅申巳亥辰戌丑未八年有之。经曰尺寸反者,谓岁当阴在寸,而脉反见于尺;岁当阳在尺,而脉反见于寸。尺寸俱反,方谓之反。若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